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公冶

公冶


读音:Gōng yě

公冶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族子季冶,字公冶,后世子孙以祖字为姓氏。

公冶姓源于山东,如今,仍散居于山东一带。

公冶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齐国人公冶长,孔子弟子,相传能通鸟语。后因故入狱,孔子谓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公冶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二十二位。


【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国季氏之族子季冶,字公冶,为季氏属大夫。鲁襄二十九年,自楚还,公赐之冕服,子孙以为光荣,遂以其字为氏,见《国语》注(7,17,60)。 ②春秋时吴泰伯之后,见《路史》(17)。【变】 前人书冶误作蛊,后人又传作古,或复分为古氏(22)。【望】 博平(17,418)。【布】 山西绛县有此姓(324)。【人】 公冶长,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21)。公冶志,明时山东高密人,洪武中以人材任右金都御史(21,24)。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鱼台,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引 《国语·注》 云:“季氏之族子季冶字公冶,为季氏属大夫,子孙以公冶为氏。”

春秋时齐有公冶·长,孔子弟子; 明代有公冶·志,洪武中以才任佥都御史。

猜你喜欢

  • 读音:xìng【源】 见《姓苑》(7,9,12)及《元和姓纂》(11,15,21)。春秋时齐大夫采邑,因氏,见《姓考》(17)。王子朝攻瑕及杏,瑕、杏均为周邑,见《左传》(17)。【望】 渤海(17,

  • 鉗甘

    读音:Qiángān【源】 《中华姓府》(63)。

  • 读音:guī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见《说文解字》)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后因为氏。(见《史记·陈杞世家》)▲<汉>妫昌,王莽时为始睦侯。<晋>妫皓,余杭人。

  • 達呼爾倭哷

    读音:Dáhūěrwōliè【综】 清满洲人姓,或为倭哷氏之分支。达呼尔倭哷博奇,清满洲镶红旗人,咸丰间随军江南扬州征太平天国军,积功官至副都统(61)。《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

  • 子宋

    读音:zǐ sòng【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子楚,其后为子宋氏,见《世本》(6,12,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姬姓。陈宣公生子楚,其后为子宋氏。

  • 读音:Lín【源】 汉时蓼侯孔藏之子琳,其后以名为氏,见《史记·汉高祖功臣年表》(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

  • 錫拉薩

    读音:Xīlāsà【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白旗中有锡拉萨氏(259,260)。

  • 读音:Chuí【源】 禹分舜之少子于西戎,至秦厉公时有裔孙无,无之子研之后有研氏、无氏、浈氏、东氏、迷氏、锤氏、罕羌氏、那氏、襄苌氏(19,21)。【布】江西横峰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

  • 持佳

    读音:Chí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金时女真人姓有持嘉氏(24),持佳氏当出自持嘉氏。【变】 ①亦作〔迟佳〕(180)。②后改为迟氏(180)。清代满族姓氏

  • 读音:Hàng《姓氏词典》引《元史》收载,“元有沆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