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骆丞集

骆丞集

四卷。唐骆宾王(619-687)撰。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文学家,官至礼部,兼东台详正学士,艺文令。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幼年聪颖,七岁即能赋诗,博得神童的美誉。在任长安主簿,擢侍御史时,因多次上疏言事,武后不悦,被诬贪赃下狱。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李敬业在扬州举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参加李敬业军,所拟《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震撼朝野。后李敬业兵败,骆宾王下落不明。闻一多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闻一多全集》丙集《宫体诗的自赎》)。其著作由郗云卿编成文集十卷,此后亦散佚。据《唐书·文苑传》称“中宗时昭求其文,得百余篇,命郗云卿编成文集十卷。”此后亦散佚。今所传《骆宾王文集》凡四卷,有文三十八篇、诗一百二十五首,赋颂三篇。又有《唐骆先生文集》六卷,乌程陆宏祚,仁和虞九章,钱塘童昌祚共同订释。《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称:“是集卷一颂、五言古诗,卷二五言律诗,卷三排律、五言绝句、杂言,卷四七言古诗、七言绝句、序类,卷五表启类(此疑有误),卷六杂著类、檄文”。其诗多悲愤之辞,感情激荡,词采富赡,开启一代诗风。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继承了六朝以来诗人们积累的丰富艺术经验。其特色,在于音节和谐,言词流利,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易于上口成诵。基本上摒弃了纤巧堆砌的作风,在格律形式上也有所探索和贡献,奠定了唐人歌行和五律的形式。为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形成打下基础。后来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盛唐李颀的《古从军行》、王维的《老将行》、高适的《燕歌行》,中唐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连昌宫诗》、晚唐郑嵎的《津阳门诗》、韦庄的《秦妇吟》等为人熟知的名篇,都是沿着这条线索发展而来。关于对该集整理,首先由郗云卿奉唐中宗之命编成集十卷,新旧《唐书》、《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均作十卷。到明代,宋、元旧本不见记录,而明人编辑者却很多,卷帙也不一致。其中最著名的有明人陈魁士注的《骆子集注》四卷,其集收颂一篇、赋二篇、诗一一七首、表一篇、对策三篇、启十篇、书五篇、序九篇、杂著六篇、共计一五四篇。其后有《骆宾王文集》十卷,明刊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到清代,宋、元旧本相继发现。清代有《骆侍御全集》四卷,附考异一卷。后由陈氏对明清时期流行的《骆宾王文集》进行校订辑佚,详加笺释,是一部较好注本,清咸丰刊印。1985年又重新出版。

猜你喜欢

  • 方言藻

    两卷。清李调元撰。李调元生平见“通诂”。是书辑录唐宋诗词中的方俗语词一百零八条,一一考释之。首列诗词内方俗语,次引经传子史等书考释之,间引《方言》为证。是一部专辑诗词方俗语的著作,对其后张相《诗词曲语

  • 经传摭余

    五卷。清李元春辑。李氏除著有《诸经绪说》外,又辑了这本书。“绪说”是说自己的心得,此书则辑前人类说。首有“小引”,称“所纂数纪典故中,有‘经艺’一门,此摭其余”等等。关于《易经》,则有《易同类句》、《

  • 周叔夜集

    十一卷。明周思兼(约1561前后在世)撰。周思兼生平详见《道学记言》条。是集为周思兼诗文选集。乃王世祯所选编。凡十一卷。前有王士祯撰《贞靖周先生传》,未有万历十年(1582)冯大受后序及方应选诸人跋。

  • 永安县志

    十卷,清陈廷枢修,黄豹纂。陈廷枢,浙江归安人,进士,顺治七年(1650)任永安县知县。黄豹,莆田人,儒学教谕。明嘉靖间李杏撰成志稿一部。万历二十年,邑令苏民望就李氏稿重加纂辑。又六十年,陈廷枢来知县事

  • 读史随笔

    六卷。清陈忱(约1590-1670)撰。陈忱字遐心,一字敬失,号雁宕山樵,亦称古宋遗民,浙江乌程人(今浙江吴兴南),生卒年均不详。陈忱好作诗文,读书晦藏,以卖卜自给。著述甚丰。《读史随笔》立名史评,实

  • 大易通解

    十五卷,附录一卷。清魏荔彤撰。魏荔彤字念庭,直隶柏乡(今河北柏乡)人。大学士魏裔介之子。以诸生循资入为内阁中书,历官凤阳同知,漳州知府,江常镇道兼署江苏按察使。为政有声,因忤大吏去官,寓居苏州。雍正四

  • 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本义

    《伤寒论本义》二十卷、《金匮要略本义》二十二卷。清魏荔彤(生卒年不详)撰。魏荔彤字念廷,柏乡(今属河北)人。曾任观察使,精通天文、医术等,尤对张仲景之学颇有研究。撰有《内经注》等书。《伤寒论本义》撰于

  • 玉烟堂董帖

    四卷。明陈元瑞(生卒年不详)汇刻董其昌书。陈元瑞,生平不详。除此帖外,陈氏还刻有二十四卷的《玉烟堂摹古法帖》。该帖专刻董氏书迹,共有四卷,其中第一卷有《阿弥陀经》、《自叙》、《天台赋》、《洛神赋》,第

  • 孙恺阳先生殉城论

    一卷。明蔡鼎(生卒年不详)撰。鼎撰有《孙高阳前后督师略》,该书即前书之续,专记孙高阳阖家殉难之事,所叙简略。现有《荆驼逸史》本。

  • 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

    一卷。清王国维编著。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早年研究哲学、文学,曾在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任教习。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1913年起从事古代史料、古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