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音韵学丛书三十二种

音韵学丛书三十二种

一百二十三卷。严式诲编。严式诲,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陕西渭南人。这套丛书首列传为司马光撰《切韵指掌图》。书分二十图,在制作体制上它与较早的《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都不尽相同。它对了解宋代语音面貌具有重要价值。宋吴棫撰《韵补》五卷,他取古代韵文《诗经》、《楚辞》以求古音,据古人用韵以求《广韵》二百零六韵的古音分合,为后人研究古音初辟畛域,创立方法。明陈第撰《毛诗古音考》,书成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陈第以《诗经》的押韵反映古音的客观存在,彻底廓清了宋人“叶韵”说的谬误。《屈宋古音考》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书取屈原《天问》以下二十四篇、宋玉作品十四篇考订《楚辞》古音。此书和《毛诗古音考》,互相发明,证明古音。清顾炎武的《音学五书》全面考订《诗经》古音,以求古韵分合。离析《唐韵》以入声配阴声。凡此在古音研究上都具有开创意义。清李因笃《古今韵考》书成于1689年,作者以简短的篇幅概括顾炎武的音韵学说。江永的《古韵标准》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以前。此书以《诗》韵为标准,以经传骚子的用韵为佐证,使古音研究更加精密,对后人影响较大。《音学辨微》旨在列举辨音之法,“为有志审音而不得其门径者导夫先路。”《四声切韵表》列《广韵》音系的等韵图,兼有审音述古两方面的意图。戴震《声韵考》四卷,分别考证了反切、韵书、四声原始、唐宋用韵沿革、古音、字母、等韵本末等。《声类表》用《广韵》分韵表现上古音系。段玉裁《六书音韵表》是在修改补充《诗经韵谱》、《群经韵谱》,并改变其体例的基础上,易称《六书音韵表》。孔广森的《诗声类》就《诗》韵求古韵分类。王念孙《古韵谱》就古人用韵以求古音,分古韵二十一部。钱坫《诗音表》一书探求《诗经》双音词两个音节之间的声纽关系。江有诰《江氏音学十书》对古音进行了全面研究,成就卓著。夏炘《诗古韵廿二部古音表集说》,是对《诗经》古韵研究的一个总述。严可均《说文声类》据《说文》谐声系统研究古音。由林出腴发起,龚芗农等人校定,严式诲编辑的《音韵学丛书》主要收录了清代音韵学的重要著作,可谓音韵学之集大成者,是治音韵学最完备的参考书。目录:宋司马光撰《切韵指掌图》二卷,附元邵光祖撰《检例》一卷,宋吴棫撰《韵补》五卷,明陈第撰《毛诗古音考》四卷,《屈宋古音义》三卷,清顾炎武《音学五书》三十八卷:《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清顾炎武撰《韵补正》一卷,清李因笃《古今韵考》四卷,清江永撰《古韵标准》四卷、《音学辨微》一卷、《四声切韵表》一卷,清戴震撰《声韵考》四卷、《声类表》九卷,清段玉裁撰《六书音韵表》五卷,清孔广森撰《诗声类》十二卷、《诗声分例》一卷,清王念孙撰《古韵谱》二卷,清钱坫撰《诗音表》一卷,清江有诰撰《江氏音学十书》(已刻三种余嗣出,内三书原末刻):《诗经韵读》四卷、《群经韵读》一卷、《楚辞韵读》一卷附《宋赋韵读》一卷、《先秦韵读》二卷、《谐声表》一卷、《入声表》一卷、《唐韵四声正》一卷、附《等韵丛说》一卷,清夏炘撰《诗经廿二部古音表集说》二卷,清严可均撰《说文声类》二卷。有民国年渭南严氏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台湾郑氏本末

    六卷。清沈云撰。沈云,生卒年不详,字间亭,浙江德清县人。他是道光甲辰(1844年)进士,后官至广西兴安县知县。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沈云在京师获得一部江日升所著《台湾外纪》,觉得此书虽然内容详细

  • 四焉斋诗集

    六卷。附《梯仙阁余课》一卷,《拂珠楼偶抄》二卷。清曹一士(1678——1736)撰。曹一士字谔庭,号济寰,上海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本编乃其诗集,《石仓世纂》之第四种。附载《梯

  • 梅雪轩诗稿

    四卷。明朱敬鑉撰。敬鑉字进父,明秦愍王朱樉八世孙。生卒事迹均不详。万历中为奉国中尉。著有《梅雪轩诗稿》。是稿凡四卷。其诗应酬之作较多,诗调浅弱仅勉强敷衍成篇而已。四库已存目。

  • 易例

    ① 二卷。清惠栋撰。惠氏《周易述》目录中曾列有《易微言》等七书,除《易微言》附刊于卷末,其余并有录无书。此书即其七书之第三种。乾隆间于潮阳刊版单行。此书最后一条说:“《坤·文言》述坤云妇道也,妻道也,

  • 周易揆

    十二卷。明钱士升(?-1651)撰。士升字抑之,浙江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第一,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事迹附见《明史·钱龙锡传》。该书用注疏本,杂采前人之说,断以己意。许誉卿为之作《序》云:

  • 西樵语业

    一卷。宋杨炎正(1145-?)撰。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年五十二岁始登第,为宁远簿。甚为丞相所知,除掌故之令,曾知藤州、琼州。工词,著有《西樵语业》。是书共录杨炎正词三十七首。其中与辛弃

  • 丹岩集

    十卷。明黄云(约1497前后在世)撰。黄云字应龙,别号丹岩,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均不详)。家贫好学,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著有《丹岩集》。本集共十卷。诗四卷、文六卷。为其门人巡按御史高安、朱宝

  • 瞻园词

    二卷。续一卷。张仲炘撰。张仲炘,字慕京,号次珊,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张凯嵩之子。生卒年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转任御史、给事中等职。他虽曾参加过北京强学会,但对戊戌变法持反对态

  • 酒谱

    ① 一卷。宋窦苹撰。窦苹,字子野,汶上(今山东汶上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除《酒谱》外,还有《新唐书音训》。《酒谱》杂叙关于酒的故事,寥寥数条,似有脱佚。然而《宋志》也作一卷。观其书,始于酒名

  • 二程文集

    十三卷。《附录》二卷。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合撰。此集属名为明道程子、伊川程子。程颢字伯淳,自谓明道先生。程颐之兄。程颐字正叔,称伊川先生。程氏世居中山,后徙河南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