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韩氏三礼图说

韩氏三礼图说

二卷。元韩信同(生卒年不详)撰。韩信同,字伯循,号中村,福宁(今福建霞浦)人。昔陈普在闽倡道学,少有人信,独韩信同与其友杨琬、黄裳从之,刊落旧闻,贯穿周程张朱之说。曾为云庄书院山长,以四书六经授,从者甚众,至顺中卒,学者称古遗先生。著有《四书标注》、《易注》、《三礼旁注》、《书集解》、《诸史类纂》、《诗文集》等书。韩氏注三礼后,又取先儒图说,考订异同,成《三礼图说》二卷。上卷条目有:周九服、周五畿方千里、六乡、六遂、军旅制,方百步为百亩、方一里为井、方十里为成、方百里为同、公田方五百里、侯田方四百里、伯田方三百里、子田方二百里、男田方百里、公城九里、侯伯城七里、子男城五里、附庸城三里、夏世室、殷重屋、周明堂、周天子庙、诸侯庙、迁庙礼、天子寝制、士寝制、天子至庶人寝室配偶、乡饮酒,下卷条目有:天子三朝、周大学、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庶人入学不同,释菜释币饮至释奠不同,越席、蒯席、蒲席、莞席、缫席、次席、熊席、车盖、车舆轵,蔽、幦、穀、轮、厌翟车、有虞绥、夏后旂、殷大白、周大赤、太常、旂、物、旗、、旐、旞、旌、縰、总、缁、布冠、夏毋追、殷章甫、周委貌、有虞氏皇、夏收、殷冔、周弁、王冕、皮弁、紘缨色说、大裘冕、紘瑱。此书卷帙虽简,然多有补聂崇义《三礼图》之未备。所用传注,自三礼注疏外,兼见毛亨《诗传》、孔安国《论语注》、何休《公羊注》、韦昭《国语注》、杜预《左传注》、孔晁《逸周书注》,训诂则取《尔雅》、《方言》、《说文》、《释名》、《风俗通》、《杂记》、《大戴礼》、《司马法》、《穆天子传》、《韩非子》、《庄子》、《尚书大传》、贾谊《新书》,征引雅赡,条理井然,尤多宗汉儒遗说。韩氏持论有理有据,决不苟为,有元一代,礼学之书典核如是者尚属罕见。韩氏著书多已失传,卢文弨、钱大昕所补《元史·艺文志》中亦无此书。是书初藏福州高固斋兆家,后归何述善,嘉庆十四年(1809)归安张侍郎抚闽,尝录副本以进,自是始传于世,嘉庆间有刊本。

猜你喜欢

  • 筹海图编

    十三卷。明郑若曾(1503-1570)撰。若曾字伯鲁,号开阳,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初贡生,曾师大儒王守仁,与归有光、唐顺之等交谊密切。入胡宗宪幕,协同平定浙江倭寇,有功于当世。是编与《江南经略》(

  • 平倭四疏

    三卷。张焕撰。张焕,明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扬华,一字茂实。嘉靖戊戌(1538)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改吏部,擢南京太仆寺卿,后官至督理南京仓储、右副都御史。著有《平倭四疏》、《华阳漫稿》。张焕

  • 丰溪存稿

    一卷。旧本题唐吕从庆撰。吕从庆字世膺,大梁(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从其祖伸官于金陵,黄巢攻金陵时,他走歙之堨田,后遁居旌德万山,称唐遗民,至南唐时乃卒,年九十七岁。其集《历代史志书目》皆无著录。此

  • 甔■洞稿

    八十一卷。明吴国伦(1524-1593)撰。吴国伦,字明卿,号川楼子、南岳山人。兴国(湖北阳新)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著有《陈张本末略》。国伦初与王世贞、李攀龙唱和。后与李维桢、汪道昆辈狎

  • 曲沃县志

    三十卷。清潘锦修,仇翊道纂。潘锦,福建崇安县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任曲沃知县。《曲沃县志》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全书三十卷,三十门类,分为:卷一建置沿革,卷二星野,卷三疆域,卷四山川,卷

  • 古山集

    四卷。明桂华(约1526年前后在世)撰。桂华,字子朴,湖南安仁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八年(1513)举人。大学士萼之兄。尝从胡居仁门人张正游,故所学颇为醇正。著有《古山集》。是为其诗文别集,共四卷。四库

  • 事文玉屑

    二十四卷。明杨淙(生卒年不详)撰。杨淙其生平皆不详。本书于《明史·艺文志》有著录。但是此书极为荒唐俚谬。

  • 六书浅说

    一卷。见《说文浅说》。

  • 大学直解

    二卷。清王建常撰。建常著有《书经要义》。是书前有王钺序,称其穷究四书,今所传者只《大学》二卷。是书大旨依《朱子章句》,首列经文,次为朱注,低一格,次为口义,次为辑说。口义者,建常以己意绎注意,期于详尽

  • 续高士传

    五卷。清高兆撰。高兆字云客,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幼年客居江左,后返回故乡,布衣终身。生卒年不详。著述除本书外,尚有《荔社纪事》、《启祯宫词》、《观石录》等。《续高士传》是继皇甫谧《高士传》以后又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