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集古梅花诗

集古梅花诗

① 二卷。明沈行(约1424年前后在世)撰。沈行字履德。钱塘(今杭州)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此诗集上卷为七言律诗一百二十首;下卷为七言绝句二百四十首,集唐宋元人诗句以咏梅花。首有弘治十年(1479)夏时正及西轩丁养生序文。沈行原曾集《咏雪诗》二百余篇,一时叹为绝作。又曾集杜少陵五言为《忠孝诗》,由此可知沈行善于集句。古人有许多用专篇咏梅。如宋嘉熙间雪岩宋伯仁有梅癖,著《清癯集》。写花的状貌,题以古律诗为梅花喜神谱。到了元代有冯子振海粟《倡梅花》绝句百篇。释明本中峰和之。山阴韦圭因李仲山之命先后成《咏梅》百首,杨铁崖为之序。明代则作者如林。周藩诚斋振声于前,万历之末,华亭王思义重编梅之图谱争类诗词为《香雪林集》二十六卷,将这些咏梅诗词收入。一说此集是从《香雪林集》裁篇别出。有《武林先哲遗书》本。② 四卷。明童琥撰。童琥,字廷瑞,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工部郎中。著《集古梅花诗》。是编全系集古诗句以成诗,以咏梅花为主,因以梅花名集(又名《草窗梅花集句》)。集中共五、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各百首,又旁及红梅,得诗十首,总为三百一十首。据杨廷和序称“廷瑞往年举进士,予从有司后得其文。既而官刑部,克慎其职,不废文事。此其为工部正郎使蜀时所集者”。观所集古句,多采上自六代,下及明初之句,经廷瑞排比联贯,巧合者多。诗句集古为时尚,虽非自己所作,但在体会旧诗方面,集者自有想法,虽非诗家正格,然也可借此遣发牢愁也。四库已存目。③ 清张吴曼(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吴曼,上海人,字也倩,居吴淞江上。其地多梅花,因为谋句赋咏。计《和中峰禅师韵》一百首;《和陈涉江韵》三十首,《自和》十首。又有一百首是吴曼继同乡高士沈球诗作而合刻之。又有一百首是吴曼六十生日其兄文卿取“十月先开岭上梅”集古为寿,吴曼又续作。末附《集唐梅歌》一首,是吴曼七十六岁时作。吴曼终其一生,只咏此一花。

猜你喜欢

  • 程朱阙里志

    八卷。明赵滂编。赵滂,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及仕履不详。该书主要记载宋代学者程颢、程熙兄弟和朱熹的情况。之所以合为一编,是因为朱熹是徽州婺源(别称新安)人,而二程之墓也在此地。书中分为七门,按门记载

  • 老圃集

    二卷。宋洪刍(约1109年前后在世)撰。洪刍,字驹父,南昌(今江苏南昌县)人,生卒年不详。绍圣元年(1094),进士。靖康中,官至谏议大夫,后谪沙门岛而卒。与兄朋、弟炎、羽俱有才名,世称“四洪”。刍尤

  • 东林书院志

    二十二卷。清高隆等辑,许献重修。高隆,无锡人。明代震撼朝廷的东林党,其发源地即无锡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志自明万历始,迄清雍正止,共有四位作者,但传世甚少。志创始者刘元珍,其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

  • 碧悟轩诗词

    一卷。清许桐撰。许桐,生卒之年不详,字壮秋,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汪予周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民国十六年(1927)印本。

  • 别本澹轩集

    八卷。明马愉(1395-1447)撰。马愉,字性和,临朐(今山东临朐县)人。生平详见《澹轩集》(辞目)。是集系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马愉之乡人都御史迟翔凤购得《澹轩集》残本,又经愉家人掇拾逸作,补

  • 腥轩四六

    二卷。宋王迈(1184-1248)撰。王迈字实之,兴化军仙游(今福建莆田)人。其生平详见《臞轩集》条。此集为王迈四六文集。共二卷。所收骈体共105首。可能是从其原集中摘出别行。其所作大抵雅典,但多为应

  • 庐溪集

    五十卷。宋王庭珪(1079-1171)撰。王庭珪,字民瞻,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调茶陵丞。与上官不合,弃官隐居庐溪。绍兴中,胡铨谪岭南时,庭珪以诗送之,有“痴儿不了公家事,

  • 满蒙汉吏治辑要

    一卷。清孟保补译。孟保,曾任巴里坤领队大臣,咸丰时任理藩院侍郎。汉文本系高鹗撰,前已述及。满汉合璧本为通瑞翻译。满蒙汉三合本在咸丰七年(1857)译成刊行。卷首有孟保自序,其中说,他在巴里坤任内,考虑

  • 辨字诀

    一卷。又名《助语辞补义附录》,清初王鸣昌撰,魏维新摘订。是书收单音及复音虚词二百四十一个,其中颇多方俗词。析为七类:起语辞、接语辞、转语辞、衬语辞、束语辞、叹语辞、歇语辞。侧重分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 栋亭诗钞

    五卷。附《词抄》一卷。清曹寅(1658-1712)撰。曹寅,字子清,一字栋亭(一作号栋亭),号荔轩,汉军正白旗人,世居沈阳。官通政使,江宁织造兼巡两淮监漕监察御使。曹寅好骑射,嗜读书,校刊古书尤精,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