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阵纪

阵纪

四卷。明何良臣撰。良臣字际明,又字惟圣,浙江余姚人(余姚明清属绍兴府,故《四库提要》又谓之会稽人)。生卒年不详,据此书前后序及跋皆题万历己丑、辛卯年(万历十七、十九年即1589年、1591年),可知其约为嘉靖至万历间人。早年为儒生,“娴于文辞,籍然以诗文名寓内”,著有《乾坤游》等书。后弃文从军,任牙门将。戎马之际著述颇多,除《阵纪》外,尚有《军权》、《利器图考》、《制胜便宜》等四种(黄道月《后序》)。嘉靖间,官至蓟镇游击将军。此书所述皆为练兵之法。一卷曰募选(二篇)、束伍(四篇)、教练(三篇)、致用(二篇)、赏罚(四篇)、节制(三篇)。二卷曰奇正虚实(四篇)、众寡(三篇)、率然(二篇)、技用(十五篇)。三卷曰阵宜(三篇)、战令(五篇)、战机(三篇)。三卷曰摧陷(一篇)、因势(二篇)、车战、骑战、步战(各一篇)、水战(三篇)、火战、夜战、山林泽谷之战、风雨雪雾之战(各一篇)。凡二十三类,共六十六篇。主张建军治军以“选练为先”,“故募贵多,选贵少,多则可致贤愚,少则乃有精锐。”主张治国与治军并举。以威德服人,智谋屈敌。在作战指导上,提出须掌握战机、待机而动,“因敌用变也,因人而异施也,因地而作势也,因情而措形也,因制而立法也”(《因势》)。此外,于兵器使用,阵法布列、兵力配备等等皆有所论述。明代中叶以来,武备废弛,沿海倭患猖獗,北地也时常有警,明军十出九败。鉴于此,故良臣所述切切以选练为先。《四库提要》对此书评价较高,谓明代言兵者,自戚继光诸书外,余皆捃摭陈言、横生鄙论,殊无足道。然良臣身在军中,目睹形势,非凭虚理断,攘袂坐谈者可比。其言在明代兵家中,“犹为切实近理者矣”。《四库提要》所云,洵为的论。此书现存最早刊本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徐元刻本,藏南京图书馆。有多部丛书收入如:《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惜阴轩丛书》本、《长恩书室丛书》甲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新注本有陈秉才《阵纪注释》(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9月版)。

猜你喜欢

  • 谈谐

    一卷,宋陈日华(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陈日华,生平、生卒年均不详。他的夫人是当时著名的女词人。陈日华著有《金渊利木》八卷、《诗话》一卷与本书。《谈谐》所记皆俳优嘲弄之语、乃小说一格。《四库全书总目

  • 古今楹联汇刻

    十二卷。清吴隐辑刻。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收明至近代楹联三百余通。先以摄影缩小后上石。每联前各刘书者小传。俞越题跋说,古无楹联,宋以来稍有见者,至明乃盛,近世以来多有集古碑帖为联,而集联为帖,则

  • 玄学正宗

    二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清人避玄字讳,故《玄学正宗》又作《元学正宗》。据《道藏》本《易外别传》一书后俞琰之子仲温跋文所述,《易外别传》原附《周易集说》之后,因刊《阴符经解》,将《周易集说》

  • 左传人名备考

    不分卷。清赵宗侃撰。宗侃,钱唐(今浙江杭州)人。该书考证《左传》中的人名,对于同名异人、异名同人尤加注意。该书有清道光己酉(1849)凤樵书屋刊本。

  • 周易传注

    七卷。附《周易筮考》一卷。清李塨(1659-1733)撰。李塨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县人。曾师事颜元,以六德、六行、六艺为学问之本,又从王余佑学兵法,从毛奇龄学乐律。官至通州学正。其学恪守颜元家法,主

  • 台省疏稿

    八卷。张瀚撰。张瀚(1511-1593),明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子文,号元洲。嘉靖乙末(1535)进士,由南京工部主事出知庐州府、大名府。历陕西左布政使、刑部右侍郎、兵部侍郎。隆庆(1567-15

  • 柯家三馆词

    三卷。清严元照(?-1818)撰。严元照著有《尔雅匡名》,此为所撰词集。首卷五十四首,附载敦元和作四首,倪稻、孙徐球和作各一首。次卷五十三首,附徐宗彦和作一首。末卷四十首,附顾翰和作一首。词末间附师友

  • 宋金元诗咏

    二十卷。《补遗》二卷。清吴绮(1619-1694)编。吴绮字园次,号听翁,时称红豆词人,江都(今属江苏)人。顺治十一年(1654)拔贡,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康熙五年(1666

  • 离骚草木疏

    四卷。宋吴仁杰(生平详见《古周易论》)撰。书成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正值韩侂胄专权之时。自跋称:“以芗草为忠臣,莸草为小人”,可见其虽为释屈原作品中草木,但亦有所寄托。全书正文四卷,前三卷为芳

  • 春秋集传纂例

    十卷。陆淳(?-805)撰。陆淳,字伯冲,因避唐宪宗讳,改名陆质,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著名经学家。据《旧唐书·儒学传》,陆淳少师赵匡,匡师啖助,啖、赵皆为异儒,陆氏因传啖赵之学而知名。后为淮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