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冬心先生集

金冬心先生集

十四卷。清金农(1687-1763)撰。金农,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心出家庵粥饭僧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受业于何焯,并与丁敬等相交。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就而返。好游历,客扬州最久。善诗、古文,精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书法朴厚;楷书自创一格,有隶意,号称“漆书”。亦能篆刻,得秦汉法。五十岁后始作画,写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俱造意新奇,笔墨朴质,别开蹊径。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冬心先生杂著》等。尤癖于古,收储金古之文,不下千卷。中岁游齐鲁燕赵,秦晋楚粤间,遍览其山水佳胜,故其诗倍饶生趣,意气飞扬,曾手编其诗四卷,于雍正间刻于广陵。因取崔国辅“寂寥抱冬心”之语,以自号,遂以氏其集。自序云:“鄙意所好,常在玉溪天随之意。玉溪赏其窈眇之音,而清艳不乏;天随标其幽遐之旨,而异衍为多。然宁必规玉溪,而范天随哉?予之诗不玉溪,不天随,即玉溪,即天随耳。”可见其在诗歌艺术上有意学习李商隐和陆龟蒙二人风格。但他诗中的苦硬清峭,又有些与宋代黄庭坚相近。总之,其诗宗法各家,得山水之助,善于创造富于蕴涵的情境。杂著则陈鸿寿曾刊行,皆其题“画佛、画竹、画梅、画马、自画像”赞及碑铭,风趣横生,超妙清旷。盖其书画,本以奇逸自喜,故文之风格亦相类似。是集凡冬心先生集四卷、续一卷、三体诗一卷、自变曲一卷、杂著一卷、随笔一卷、拾遗一卷、为杭州丁丙所汇刊,于同治七年(1868)印行。为金农集最足之本,然不如四卷本之精。盖其一则出自手编,于不经意之作,得失可以自知;一则出自后人汇刊,难于割爱,难免精芜并存。不过对于研究作者全貌,也可提供较完整的资料。有同治七年(1868)丁氏汇刻《西冷五布衣集》本。

猜你喜欢

  • 医门棒喝初编 二编伤寒论本旨

    《医门棒喝初编》四卷,《二编伤寒论本旨》九卷。清章楠《生卒年不详》撰。章楠字虚谷,会稽(今属浙江)人。因幼年多病而钻研医学,博览群书,取众家之长,颇受《叶天士医案》影响。曾到广东、河北等地求医。《医门

  • 吴文肃公摘稿

    四卷。明吴俨(?-1519)撰。吴俨字克温,江苏宜兴人,生年不详。登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侍讲学士,刘瑾知其家富有,啗以美官,吴俨峻拒之,遂被罢职,刘瑾被诛,复职,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

  • 尚书小疏

    一卷。清沈彤(1688-1752)撰。彤字冠云,又作贯云,号果堂,门人私谥文孝先生。吴江(今属浙江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彤少时家贫,以穷经为事。从何焯游,登张伯行、杨名时门,讲学不缀。其经学根底宏深

  • 毛诗隐义

    一卷。梁何胤(446-429)撰,清马国翰辑。何胤字子季,庐江潜(今安徽霍山)人。曾任齐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建安太守,司徒主簿。永明年间领步兵校尉,转国子监祭酒,后累迁至中书令。为政有恩信,士民敬服,

  • 经稗

    六卷。清郑方坤(生卒年不详)撰。方坤字则厚,号荔乡,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兖州府知府。此书杂采前人说经之文,包括《易》、《书》、《诗》、《春秋》、《三礼》、《四书》。因多摭诸说部之中

  • 麟原文集

    二十四卷。元王礼(1314-1389)撰。礼字子尚,又字子让。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为广东元帅府照磨。入明不仕。聘为考官,亦不就。礼工于文章,著述甚富。曾选辑同时代人诗编为《天地间集》。已散佚。此

  • 瑞阳阿集

    十卷。明江东之(?-1599)撰。东之字长信,安徽歙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著有《瑞阳阿集》。明代别有洗马江朝宗字日东之,或混为一人,是不对的。东之曾筑室于瑞金山中,

  • 一溉堂诗集

    一卷。清金光耿(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金光耿,字介遵,另一说字觐文,江西婺源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初年诸生,《江南通志》记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此记载有误,因为金光耿的父亲金懋衡为明万历二

  • 易疏

    五卷。《图说》一卷。明黄端伯撰。端伯字元公,一作元功,江西新城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除宁波府推官。福王时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南京破亡,死难。事迹附见于《明史·高倬传》。其书专主京房《易传》,卷

  • 宅经

    二卷。旧题《黄帝宅经》,托名黄帝撰写。《四库全书总目》称:“《隋志》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旧唐志》有《五姓宅经》二卷,皆不云出黄帝,是书盖依托也。考书中称《黄帝二宅经》及《淮南子》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