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野客丛书

野客丛书

三十卷。附《野老纪闻》一卷。南宋王楙(1151-1213)撰。王楙字勉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年丧父,养母不仕。母亲去世后,绝意仕进,题所居曰“分定斋”,隐居读书著述,时人称之为“讲书君”。晚年得拘挛之疾,仍手不释卷。著有《巢睫稿笔》五十卷、《小名犬子》五卷等,均佚,今仅存《野客丛书》。全书共三十卷,六百八十一条,以考证典籍异同为主,范围涉及经史、碑刻、经济、地理、文字、诗词、名物、制度、故事、风俗等各个方面。卷首有庆元元年(1195)自序,又有嘉泰二年(1202)自记一条,称“此书自庆元改元以来,凡三笔矣,继观他书,间有暗合,不免为之窜易”,极欲自成一家之言。王楙学问渊博,读书仔细,所记颇多可取。卷末其友陈造跋曰:“其议论之纯正,稽考之精确,钩摭之博洽,信可以不朽。”《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其书“考辨精核,位置于《梦溪笔谈》、《缃素杂记》、《容斋随笔》之间,无愧色也。”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则说:“其记闻颇淹洽,而识见多局,笔亦冗漫,时有酸馅陈腐之气,在宋人说部中不过位置《瓮牖闲评》、《学斋占毕》、《寓简》、《鼠璞》之间,以较《学林》、《能改斋漫录》诸书尚不能及,《四库提要》比之《梦溪笔谈》、《容斋随笔》,则相去远矣。”确实,书中偶有疏舛和因袭之处,如和峤千文松一条、周阿奴火攻一条,皆黄朝英《缃素杂记》之说:又记欧阳修诗本义谓毛苌以前无以驺虞为兽者,王楙引《六韬》以驳之;赵岐《孟子题词》谓孟子无字,王楙引《孔丛子》以驳之;颜师古《汉书注》谓玉树在甘泉,王楙引汉武故事以驳之;傅奕请正佛法表谓佛汉明帝时入中国,王楙引刘向《列仙传序》以驳之;杜甫诗“笔架沾窗雨”句本咏实景,而王楙改沾为占,引《开元天宝遗事》以证之,不知其书皆为晚出之伪书,不足为据。庾信《哀江南赋》“晋郑靡依、鲁卫不睦”句,本反用《左传》语,王楙则谓非其本义;黄庭坚诗注引乌孙公主琵琶事,本出傅玄《琵琶赋》序,其石崇、王明君词乃因乌孙公主之例,而王楙转据明君事以驳乌孙公主事;秦观词“杜鹃声里斜阳暮”,王楙谓“斜阳暮”当作“斜阳曙”,以避英宗庙讳而改(秦观词原作“杜鹃声里斜阳树”,宣和中歌者避英宗嫌名,改树为暮,见项安世《家说》。斜阳是不可云曙的);张祐宁王之诗自属追咏,而王楙以为目击,又与祐诗年代不符;茅盈见《史记·秦本纪》注,而王楙沿梁孙文韬碑以为汉人,讥其以庙讳为名;非《鶡冠子》者为柳宗元,王楙则云韩愈;作《盘中诗》者为苏伯玉妻,王楙则以为傅玄;“买石得云饶”句,本为姚合武功县诗,王楙以为王建诗;“余粮凄亩”本《淮南子》语,王楙以为始于左思;以準作准始于吕忱《字林》,王楙则泛指唐碑等,皆疏于舛错。再如,二公言宫殿条,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挑尽未成眠”,本不似帝王宫中气象,而王楙硬说“正所以状宫中向夜萧索之意”;二史下即字条,列举《史记》、《汉书》用“即”例句后,统谓“即之言就也”,而不知《史记》、《汉书》用“即”,往往假设连词用;乌鬼条,误驳《梦溪笔谈》、《缃素杂记》、《渔隐丛话》、《埤雅》鸬鹚之说,而错认乌鬼为乌蛮鬼等等,亦失于检索。然大体说来,可取之处为多,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书末附《野老纪闻》一卷,王楙父王大成撰。书中不著其名字,唯据王楙题词,知其父为陈长方之弟子,所记三十九条,多北宋元祐诸人遗事,间及南宋朝野遗闻及经史诗文考论等。王楙未加诠次,即仿《山谷集》后附《伐檀集》之例,将其父之书附于己书之末。也可供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不一,《稗海》、《四库全书》、《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作三十卷,《宝颜堂秘笈》本作十二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不分卷。1987年,王文锦取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王谷祥刻本为底本,参考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振鹭堂刻印的《稗海全书》本、明正统七年(1442)钮氏世德楼抄本、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等版本,重新点校,由中华书局作为《学术笔记丛刊》之一,出版发行。1991年,郑明、王义耀又重新点校,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宋代笔记丛书》之一出版。这两种版本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四书读

    十卷。明陈际泰撰。陈际泰详《易经说意》条。该书诠解四书大意,议论风发,颇似论体,而不似解经之书。《四库提要》称“其议论骏发,视章世纯《留书》过之,而不及世纯《留书》时有精义”。世纯即章世纯,有《四书留

  • 经世篇

    十二卷。旧本题昆山顾炎武(1613-1682)撰。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江南昆山人。著述宏富。此书门类完全场屋策目,每日一篇。附以诸家杂说。似为应科举者抄录类书而成,或托顾炎武之名。

  • 庄子故

    八卷。清马其昶(详见《毛诗学》)撰。宋人研究《庄子》者,曾有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人将《让王》、《盗跖》、《说剑》、《渔父》等四篇定为伪书。马其昶作《庄子故》据宋人之说而将如上四篇移于末卷而不加注释,又

  • 周易铁笛子

    一卷。明耿橘撰。橘字庭怀,河北献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举人,官至监察卸史。该书每卦画六爻,系爻辞于画下,又取反对之卦爻辞倒书之,自己说是古《易》,大概是根据宋税与权的本子。对于十翼,他取《文言

  • 剡源戴先生文集

    三十卷。元戴表元(1244-1310)撰。戴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自号质野翁、充安老人。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宋咸淳进士,任建康府教授。元大德中授信州路教授。调婺州,移疾归。《元史》有传。此集又称《

  • 诗经雅笺

    五卷。清玉枢氏撰。玉枢氏姓名、籍贯皆不可考。此书正文前有道光十六年(1836年)作者自序,知其为嘉庆、道光时人。今考其书,作者以为《尔雅》为六经注脚,涉及《诗经》者尤多。读《诗经》而不读《尔雅》,则异

  • 说文辨字正俗

    八卷。清李富孙(1764-1843)撰。富孙字芗沚,浙江嘉兴人。嘉庆六年(1801)拔贡生。著作甚丰,尚有《春秋三传异文释》、《夏小正异义》、《汉魏六朝墓铭纂例》、《校经廎文稿》等。是编乃是以《说文》

  • 草韵汇编

    ① 二十六卷。清陶南望撰,陶南望字逊亭。上海(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康熙年间。书中记草书家从秦程邈记起,至明代朱克诚,共三百四十一家。其草法分韵编次,平、上、去三韵部分是陶南望亲辑。

  • 红薇翠竹词

    一卷。《仲轩词》一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里堂老人。江都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应礼部试不第,即奉母家居,仕进之心日淡,从此潜心学术,筑雕

  • 洪武正韵

    十六卷。是明初乐韶凤等人奉明太祖敕命编撰的一部官韵书。编撰者除乐韶凤外,还有宋濂、王撰、李淑允、朱右等十人。乐韶凤,字舜仪,一字鸣瑞,号廷瑞,全椒(今安徽全椒县)人。洪武三年(1370年)授起居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