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闻见录
见《闻见前录》。
见《闻见前录》。
二卷。明汪敬撰。敬字思敬,又字益谦,江西婺源人。宣德八年(1433)进士,官至户部主事。所著有《易传通释》和该书,但《明史·艺文志》未加著录。朱彝尊《经义考》载此书四卷,而《通释》则阙其卷数。《江南通
六卷。隋刘炫(约546-613)撰,清邵瑛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泊头)人,隋代著名学者。少聪敏,与信都人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炫强记默识,罕有其比。隋开皇中,奉敕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不久
一卷。清卓尔堪撰。尔堪字子立,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自号宝香山人。康熙间从征耿精忠,为右军前锋。工诗,有《近青堂集》行世。该书记有明一代卓氏忠烈遗事。现存原刻本。
二十卷。明单思恭(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单思恭,字惠仍,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是集凡二十卷。诗十卷、文十卷。前有思恭自序。思恭工诗。其诗大体以竟陵为宗,亦有清新可诵之句。其文亦近于诗。是集收《四
二十卷。旧本题为宋曾巩撰。曾巩字子固,南丰人。嘉琇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集贤校理,出知福州、明州等地。神宗时官至中书舍人,《宋史》有传。考证曾巩生平事迹,无论是本传,还是行状,均
十二卷,葛震(见《诗史》条)撰。葛震康熙年间著成《诗史》一书,为读史者方便之见,清人曹荃为其作注,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遂改书名为《四言史征》。此书在清代有内府藏本。
一卷。旧题唐易静撰。《崇文总目》题曰“武安军左押衙易静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称曰“旧题黄石公以授张良”。晁《志》误,其诬不待明辨。别本又题唐李靖撰,亦误。观此书所述,皆为兵家占候之事,共三十二门
十卷。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生卒年不详。处州(今浙江丽水)人。曾游京师,有诗名。与赵孟頫、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相唱和。此集为陈旅编定,袁桷、欧阳玄为序,揭傒斯作跋。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
二卷,元杨维桢(1296-1370)撰。维桢字廉夫,浙江绍兴人,《明史》载他“少时,日记书数千言”,其父杨宏在铁崖山筑楼,藏书数万卷,维桢在楼上读书五年,故自号铁崖。元泰定年间考取进士,署天台尹,但因
三十六卷。清王先谦(1842-1917年)撰。王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清末著名学者,同治四年进士,光绪年间官至国子祭酒。王先谦勤于治学,校刻有《皇清经解续编》,撰有《十朝东华录》、《汉书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