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邃雅堂学古录

邃雅堂学古录

五卷。清姚文田(1758-1827)撰。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嘉庆四年状元,由翰林院修撰累官礼部尚书,数督学政,革除陋例,斥伪体,拔真才,典试号得士。持己方严,通达治体,不为激亢之行,议论尤平易近人。曾上书建言贵农重粟,尚德省刑。治学尊崇宋儒,所著则究心汉学。博综群籍,兼谙天文占验。时人称之为康熙朝李光地。卒谥文僖。除本书外,还著有:《春秋日月表》五卷、《四书琐语》一卷、《说文校议》三十卷、《说文声系》三十卷、《说文解字考异》三十卷、《古音谐》八卷、《四声易知录》四卷、《偏旁举略》一卷、《后汉郡国志校补》一卷、《邃雅堂文集》十卷等。本书卷一是《学易讨原》,共十二原。其原图原书均本于数,意亦犹人。原筮法认为有人怀疑左氏多出傅会,愚意以为此事的有无,距今已数千载,不敢臆定。但如果古代没有此法,左氏是不可能凭空臆造的,而且后世如管辂、郭璞之辈,尚能极数知来,足见三代占法未亡。一定要说没有此人,也未敢遽言。何况左氏对于梓慎言水,裨灶言火,都特别著明其不灵验,怎么会是任数而好奇之人呢?这一持论颇为明通。卷二是《颛项历术》,卷三是《夏殷历章蔀合表》,卷四是《周初年月日岁星考》,都是专家之学。卷五是《春秋经传闰朔表》,卷首称:“予既深知杜、顾两家之失,幸赖僖五年、昭二十年两日南至,传有明文,即据此以为本,推算前后长至,布为定率,复取经传分年条系,去其传写有讹舛者,然后二千三百余年之历法灿然复明,亦古今一大快事矣”。表后又说:“以上经传月日有确知其误者,已分系于各年之下,其或由三正不同,或由传写错误,今更不能臆定,备录于后俟考,凡四十七条”。可见其治学既十分自信,也宁肯缺疑,不强作解人。有《邃雅堂全集》本。

猜你喜欢

  • 大戴礼记

    十三卷。汉戴德(生卒年不详)编。德字延君,西汉梁治(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信郡王(刘嚣)太傅。与其兄戴圣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曾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为当时今文礼学“大戴学”之开创

  • 禅门章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禅门章》一书,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释禅波罗密篇是智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有三十卷。后来章安、灌顶治

  • 度曲须知

    二卷。《弦索辨伪》三卷。明沈宠绥撰。沈宠绥字君徵,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生平不详。其以度曲家往往沿流忘初,又声乖于字,而调乖于义。因作此书以厘正音调。凡分二十六目,剖晰颇详。其弦索辨伪,则载西厢

  • 春秋牒例章句

    一卷。汉郑众(?-83)撰,清马国翰辑。郑众字仲师,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兴子。年十二从父学《左氏春秋》,明《三统历》,作《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易》、《诗》。建初六年为大司农,其后受诏作《春秋删

  • 济宁直隶州续志

    四卷。清卢朝安纂修。卢朝安,字延祚,广东新会人,监生。咸丰六年(1856)任济宁州知州。卢朝安任知州后,以州志自明迄清虽已数修,然均残缺不完,而道光县令徐宗乾所纂志乘十卷亦未付梓,因取徐稿,续增四卷,

  •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 刘向孝子传

    一卷。

  • 佩玉斋类稿

    十卷。元杨翮(?-1369)撰。翮字文举。上元(今属江苏南京)人。历官江浙行省掾、休宁主簿、江浙儒学提举、太常博士等官。其父刚中,大德间官至翰林待制,有《霜月集》。翮能承其家训。《四库全书总目》评曰:

  • 郑征君行述

    清郑知同撰。知同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为其父郑珍(1806-1864)事迹。郑珍字子尹,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人。曾任古州、镇远、荔波训导,后征为知县,分发江苏,未行而卒。

  • 龙潭山志

    八卷。清康阜撰。康阜,字筠储,湖南长沙人。龙潭山在长沙城北。麓山拱其前,如屏障。涝水从西来。左开大荡,曰苑垞,平畴交错,居人种荷最盛。右屈折盘旋绕山前,汇为浒渡,俗称水渡河。沃壤万顷,虹堤亘数十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