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藏目录详注

道藏目录详注

四卷。明白云霁(生卒年不详)撰。白云霁,道士,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今属南京市)人。撰有《道藏目录详注》四卷。其书成于天启丙寅年(1626)。书中以《道藏》所收之文题,分门编次。其大纲分三洞四辅共为七部,与《云笈七签》分类相同。其三洞为:一、洞真,称载大乘上法;二、洞玄,称载中乘中法;三、洞神,称载小乘初法。其四辅为:一、太玄辅洞真,二、太平辅洞玄,三、太清辅洞神,四、正一贯通三洞三辅为之总汇。其中三洞以下各分十二类是为子目,三洞总为三十六部经。其中四辅不分类。三洞以下所分十二类为:一、本文,二、神符,三、玉诀,四、灵图,五、谱录,六、戒律,七、威仪,八、方法,九、众术,十、记传,十一、赞颂,十二、表奏。各部类所收经书依《千字文》为次序。以一字表示一函,每函各标其书名及卷数。如“天字号计十卷”、“洪字号计十七卷”下标某经书名。其中自天字号至群字号为旧《道藏经目录》,英字号至蒋字号为明人《续道藏经目录》,内含《道藏缺经目录》二卷(多以散佚)。每条之下各有解题,如同《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等书的体例。所列诸书之中,有些是从它类捃拾以足卷帙。如刘牧《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张理《易象图说内外篇、《易筮通变》、《易图通变》等,以前皆入易类,还有以前入杂家类、法家类、数术类诸书,都移入道家类。清代学者对此颇不赞成。《四库提要》称其“一概收载,殊为牵强”。然此书详述《道藏目录》,对后世学者了解《道藏》的梗概,实有助益。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与《道藏》本稍有差异,可互为参阅)。

猜你喜欢

  • 过江集

    四卷。清史申义(1661年-?年)撰。史申义,字叔时,一字蕉饮,另说号蕉饮,江苏江都人,卒年不详。十五岁补诸生时,已凭《琼花赋》、《霜钟赋》等篇闻名于时,与同乡顾图河用诗学相切磋,故同有诗名,时称“维

  • 四焉斋诗集

    六卷。附《梯仙阁余课》一卷,《拂珠楼偶抄》二卷。清曹一士(1678——1736)撰。曹一士字谔庭,号济寰,上海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本编乃其诗集,《石仓世纂》之第四种。附载《梯

  • 朱九江集

    十卷。首一卷。清朱次琦(1806-1881)撰。朱次琦,字子襄,号稚圭。咸丰间以进士知襄陵。旋隐居九江乡。以启迪后世为务,学者称为九江先生。工八法。晚年生病时,尽燔其稿,人得其寸纸只字,珍以为宝。著有

  • 月波洞中记

    二卷。不著撰人。此书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武《读书志》所言与郑樵基本相同,只是又说此书系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月波洞石壁上。今所传本系《永乐大典》所载。

  • 九经补韵考证

    一卷。清钱侗(1778-1815)撰。钱侗字同人,一字赵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昕弟大昭之子,经学家、文字音韵学家。嘉庆庚午举人,议叙知县,因丁忧归家。钱侗对于经史传志,无所不通,在历算学方

  • 玉简斋丛书

    二集,十八种,五十三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最初不分集,所收多为目录学著作,后刊刻日繁,始分为二集。初集为讲述边疆史的著作,二集为目录学著作。前者有明高拱《边略》五卷、清佚名《湟

  • 巢睫集

    四卷。明曾棨(1372-1432)撰。曾棨为明代诗文作家、书法家。字子启,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永乐二年(1404)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历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少詹事。卒赠礼部侍郎,谥襄敏。他才

  • 万山楼诗集

    二十四卷。清许虬(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许虬,字竹隐,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思南府知府,转任永州知府。著有《万山楼诗集》。是集凡诗二十四卷。今观是集,其

  • 蕉窗杂录

    一卷。旧本题宋稼轩居士撰。稼轩居士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1140-1207)的号。书中所记,凡遇“宋”字,必在上面加一“皇”字,以示其书为真辛弃疾所作。但书中多处引用明人著作,如引杨慎《丹铅录》、王鏊

  • 襄如堂四书字体辨

    一卷。清于光华(详见《四书句读辨》)录。是书专为认场认清题字。为免犯规例起见,因就《裹如堂坊本》所辨四书白文中字体,摘录若干,均依字典校正,注明可从可不从。其中有不尽载者,也可依类而得。与通行临文便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