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德真经传

道德真经传

①四卷。宋司马光(见《资治通鉴》)撰。《道德真经传》又称《道德真经论》、《道德论述要》、《老子道德论述要》。汉晋以来,研究《老子》的学者聚讼纷争,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一派主张道德分见,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唐代传注皆从此说;另一派主张道德一贯,以司马迁为代表。司马光支持后者,认为道德连体,不可偏举,应废《道经》、《德经》之名,而称《道德论》。《道德真经传》,注疏简略。司马光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句,皆于“有”、“无”之后断句,与古读不同。他注疏道:“天地,有形之大者也。其始,必因于无,故名万物天地之始曰‘无’;万物以形相生,其生,必因于有,故名物之母曰‘有’。”由此可知,司马光在“有”、“无”之后断句之原由。后世研究《老子》的学者,因学术观点不同,对司马光《道德真经传》褒贬不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所录《道德真经传》有“夫道德连体,不可偏举,今从本名,温公之说如此,其不曰《经》而曰《论》,亦公新意也”句,对司马光力废《道经》、《德经》篇名之举,大为赞赏。至于对“无名,天地之始”四句的断句,虽然新颖,却不符老子原意。总体看来,《道德真经传》虽有司马光的独创之见,但在学术上并没有更高的造诣。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②见吕惠卿《道德真经论》。

猜你喜欢

  • 二南遗音

    四卷。清刘绍攽(生卒年不详)编。刘绍攽字继贡,三原(今陕西)人。雍正中以诸生荐为什邡县,调南允,有政声。工诗文,喜讲古韵、方程句股,熟于史事并各代典制。著有《九畹集》、《周易详说》。是集凡四卷。所录皆

  • 张文僖公文集

    十四卷。《诗集》二十二卷。明张升(1442-1517)撰。张升,字启昭,号柏崖,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官庶子,后进礼部尚书,谥文僖。著有《张文僖公文集》

  • 灵棋经

    二卷。旧本或题汉东方朔撰,或谓淮南王刘安撰,《四库全书总目》云:撰者“其说纷纭不一,大抵皆术士依托之词。”《隋书·经籍志》子部五行类载有“《十二灵棋卜经》一卷”。《日本国见在书目》有“《八公灵棋卜经》

  • 尚书约旨

    六卷。清杨方达(详见《易经图说会通》)撰。《尚书约旨》一书,依《尚书》经文加以训释,其说大体墨守蔡沈集传,而间有异同。其与蔡传之说不同者,亦大多就文句语气而言,鲜能详加考证以纠其误。从著书凡例看,似为

  • 五百家注音辩柳先生文集

    二十一卷。《外集》二卷。《新编外集》一卷。《龙城录》二卷。《附录》八卷。宋魏仲举编。是书版式广狭,字画肥瘠,与所刻《五百家注昌黎集》无二致。是书前有评论、训诂、诸儒姓氏,但不足五百家。书中所引,仅有集

  • 汉师传经表

    一卷。清末民国初吴之英(1857-1918)撰。之英字伯朅,又字伯杰,号西蒙愚者,四川名山县人,优贡生,曾主讲四川艺风书院、通材书院。民国后任蜀政府国学院院正。此编在洪亮吉《传经表》的基础上。《齐诗》

  • 郭东山文集

    七卷。《诗集》二卷。明郭文周(约1556前后在世)撰。郭文周,字景复,号东山,福建福安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中书舍人,改官监察御史,巡按广东,擢顺天府丞。因忤严嵩致仕归。著有

  • 增修东莱书说

    见《书说》。

  • 玉函山房目耕帖

    三十一卷。清马国翰撰。凡《易》六卷,《书》六卷,《诗》十卷,《周礼》九卷。据《纫香草堂遗集序》,谓《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等都有初稿。此刊本却没有,想已

  • 今古舆地图

    三卷。明沈定之辑,吴国辅,审定。沈定之,浙江四明(今宁波市)人。吴国辅字期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氏序云:“余父执四明沈定之,究心经世,起而修辑,与予共商,不宜自秘,乃梓之以公于世”,据此该书为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