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道斋集
十卷。清陈万策(1667-1734)撰。陈万策,安溪(今福建安溪)人,后迁居晋江,字对初(一字谦季),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万策精研算术,久与李光地、梅文鼎交游,多得他们指教。其平生诗文,多散佚不收,本集由其子编辑成帙。是集有文集六卷,诗集四卷。其中如《西洋算法异同论》颇能究其所以然;有一定历史价值。另,文中又记有李光地、施琅传等轶闻旧事,可资研究补充。其诗平平,可以不论。有乾隆八年(1743)初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十卷。清陈万策(1667-1734)撰。陈万策,安溪(今福建安溪)人,后迁居晋江,字对初(一字谦季),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万策精研算术,久与李光地、梅文鼎交游,多得他们指教。其平生诗文,多散佚不收,本集由其子编辑成帙。是集有文集六卷,诗集四卷。其中如《西洋算法异同论》颇能究其所以然;有一定历史价值。另,文中又记有李光地、施琅传等轶闻旧事,可资研究补充。其诗平平,可以不论。有乾隆八年(1743)初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一卷。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载《敦煌实录》十卷,刘景撰;《旧唐书·经籍志》作二十卷,刘延明撰;《唐书·艺文志》作刘昺撰。刘昺,字彦明(延明),唐人避讳而改为景。陈振孙《书录解题·敦煌新录》目下云: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法华三昧忏仪》是智大师依法华普贤观点及诸大乘经意,依法华经普贤菩萨品而撰立此忏仪。用以劝众归佛,教人恒以法华为宗。此忏仪共有五章:第一、劝修
一卷。清陈勤撰。附《画纱室吟稿》一卷。陈符莹(生卒年不详)撰。陈勤,字辛农,号拙存,江苏甘泉(今扬州)人,符大受之妻。清代诗人。早寡。符萤,符大受之妹。所著《画纱室吟稿》与其嫂氏《茹蘖闲房诗存》合刻为
见《尚书正义》。
五卷。清华湛恩(沐云叟)纂。此志前端列序文一首,末署道光癸卯沐云叟自叙,无姓氏。沐云,乃华湛恩,字孟起,江苏无锡人,官太和县教谕。华氏家藏书万卷,邑中掌故无不精熟。著者自叙云:“尝编读前志,参稽往籍,
一卷。清端木埰(生卒年不详)撰。此为端木氏刊巾箱本《楚辞》的附录,不采用传统的随文注释方法,而是单独成篇的述评《离骚》的文字。全文697字(标题不计),主要说明《离骚》一诗各节内容,揭示作者用意,并照
十二卷。汉何休(129-182)撰。何休字邵公,东汉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境)人,著名经学家,为董仲舒的四传弟子。精研六经,尤其通《公羊春秋》。据《后汉书·儒林传》称何休“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曾以列卿
四卷。明何良臣撰。何良臣《阵纪》四卷已有著录,此其又一著述也。此书分国本、国禁、兵本、兵秘、礼士、士遇、驭士、士品、握机、揣情、必虑、必克、将事、将诫、任将、军范、术占等十七目,计一百七十四篇。书中《
①四卷。清周之祯修,崔曾颐纂。周之桢字甫,河北清苑县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同治二年(1863)任猗氏县知县。崔曾颐字少伊,永济县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主讲郇阳书院。同治五年(186
八卷首一卷,清黄沛翘纂。黄沛翘,字寿菩,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以佐杂微员由平黔功擢至观察,仕四川,署成锦道。光绪十一年(1885),黄沛翘驻四川,汇群书互证,集众说以从同。乃汇集《西藏志》、《西藏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