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雪斋金文目手稿

读雪斋金文目手稿

一卷。清孙汝梅撰。孙汝梅,字春山,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兵部主事、马馆监督。有《六朝碑目考》、《敬吾心室彝器款识拓本考释》等著作。其他如《续雪斋古泉存考》、《论泉绝句》等很多著作原稿,未及付印,多毁于庚子之变。此残稿亦劫余之物。书前有孙氏小像,次为朱嶲瀛所撰孙氏传,又次为丁卯十二月冯汝玠序,又次为其次子孙达所录王莲生致孙氏手札,末有其从孙孙壮题识,及姚华识语数则。书中皆孙氏自录所藏金文拓目。原稿本分四册,以高、文、典,策四字为次序,册内一器一签,粘帖于册上,以便随时移易。庚子劫余,仅遗此册内签条若干。其从孙孙壮,乃依类辑为此编。本编所辑,虽非孙氏藏拓全目,而计其数,仍有三百余条。每一拓目之下,多录原铭,并一一记其器的收藏者。其旧释器名文字有误者,亦间或附加订正。与张廷济《清仪阁集古款识》、陈介祺《东武刘氏款识》一样,均为手写,可称鼎足。而视其所记,则较张、陈两家手编详实。如毛公鼎、系彝器中唯一重器,为陈介祺所藏。至于其器的出处,陈氏始终秘而不宣,即使陈氏手写的藏册目亦讳言其详,使诸考古家引为憾事。吴氏《捃古录》目录,虽注明藏于陈氏之家,而其所得之年月、地点,仍无可考。此册所录朱氏跋语,记其为咸丰二年(1852),得之于都门。这对于了解古器物的掌故,可资考证。有影写本流传。

猜你喜欢

  • 申子

    一卷。周申不害(约前385-前337)撰。清马国翰辑。申不害,战国时郑国人,曾任韩昭侯的相十五年,主张法治,重视“术”,强调加强君主专制。《史记·老子申韩列传》称有《申子》二篇,《汉书·艺文志》称六篇

  • 权衡一书

    四十一卷。清王植(生卒年不详)撰。王植字槐三,直隶深泽(今北京市)人。康熙六十年进士,授广东和平县知县,后调阳江提拔为罗定州知州。一生勤苦好学,潜心研究经史百家,他的著述很多,有儒学类,杂学类,术数类

  • 皇华集

    十三卷。本书系明代时朝鲜国所刊使臣唱酬之作。所录仅有天顺元年(1457)、二年、三年、四年、八年(1464),成化十二年(1476),弘治元年(1488)、五年(1492),正德十六年(1521),嘉

  • 古文尚书考

    二卷。清惠栋(1697-1758年)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吴派经学的奠基人。传其祖父惠周惕、父亲惠士奇之学。惠栋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以详博见长。

  • 雅颂正音

    五卷。明刘仔肩(约1382前后在世)编。刘仔肩字汝弼,鄱阳(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三年(1370),因荐应召入京,集当时之诗为此编。所收上至公卿,下至衲子,凡五十余人,刘仔肩所作亦附其中。编次

  • 满苏经书成语

    四类。清明铎(生卒年不详)撰。明铎字振文。锒黄旗人。姓董佳氏。清初有名哲苏肯华连者,居董佳城地方。因以地名为氏。明铎为其第四世孙。任笔帖式,通国书翻译。撰有《音汉清文鉴》,书取《御制清文鉴》满洲语,译

  • 友庆堂合稿

    七卷。明王时槐(1522~1605)撰。王时槐,字子直,又一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江西安福县)人。嘉靖进士。历授太仆寺少卿,隆庆末(1572)年出为陕西参政,以京察而罢归。万历中,起用为贵州参政,鸿

  • 舟觏杂剧

    一卷。一折。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生平详见《白华绛柎阁诗集》(辞目)。此剧系《桃花圣解乐府》二种之一。作于咸丰十年(1860),取材于唐人小说《支生传》,而将原小说之男主人公支生改为

  • 郢垩集

    十二卷。明范守己(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范守已,字介儒,洧川人。生平详见《御在子集》(辞目)。是集凡十二卷,但其编次则于宦游所至,各为一集。有《西稿》、《雪间稿》,《北行稿》、《吴中稿》。诗文词赋

  • 于山奏牍

    七卷;附诗词一卷。清于成龙撰。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离石)人。明崇桢副榜贡生,入清后于顺治十八年(1661)授广西罗城县知县。累官知府、直隶巡抚、两江总督。《于山奏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