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说文玉篇日记

读说文玉篇日记

一卷。清费廷璜(生卒年不详)撰。廷璜字玉如,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肄业于学古堂,是篇为学古堂之日课。是篇以《玉篇》比较《说文》,故名如此。《说文》问世于东汉以后,中历魏晋隋唐,为妄人俗手所改窜甚多,颇有恢复其原貌之必要。费氏认为,中土字书,《说文》之外,顾野王《玉篇》最古,其所引《说文》,多与今本不同,盖顾氏所见,当为许氏原本,便据《玉篇》以校《说文》,撰为是篇。如:“今本《说文·玉部》‘瑁’,重文‘’云‘古文从目’,《玉篇》引作‘玥’,知《说文》原本当作‘玥’,作‘目’者,妄人所改也。”“《说文·口部》‘唪,大笑也’,《玉篇》引‘唪,大声也’,按‘唪’为大笑之义,经传俱未见用者,若为大笑,则‘唪’篆当与‘咥’、‘哑’、‘噱’、‘唏’相次,今在‘嘒’、‘嘫’二篆之下,‘嘒’云‘小声也’,‘嘫’云‘语声也’,则‘唪’亦为‘大声’无疑,当以《玉篇》为是。又‘唪’下‘嗔’字云”盛气也’,此涉《玉藻》‘盛气颠实’而误,‘盛气’亦当为‘盛声’,与上三篆相次,《玉篇》正作‘嗔,盛声也’,可证。”《续修四库提要》云:“廷璜此书,于《玉篇》、《说文》相异字,一一标出而疏释之。其有妄人所改《说文》之字,可依《玉篇》而订正之;亦有《玉篇》误解者,又可因《说文》而商榷之。其有裨于许书之研究,则甚钜也。”(孙海波)是书有光绪间雷氏《学古堂日记》本。

猜你喜欢

  • 天香楼帖

    十二卷。清王望霖辑。王望霖字济苍,号石友。此初刻八卷,为明人五卷,清人三卷,嘉庆元年(1796)至九年(1804)刻成。续刻二卷。又梁同书及成邸各一卷,道光十五年(1835)勒成。此帖皆为真迹。有上虞

  • 黄帝问玄女兵法

    一卷。旧传黄帝或云玄女撰,清洪颐煊辑。此书依托,无待明辨。最早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隋志·子部·兵家》云“《黄帝问玄女兵法》四卷,注曰:梁三卷”。其后《旧唐书·经籍志》也著录云:“《黄帝问玄女兵

  • 兵略要论

    见《将略要论》。

  • 离骚正义

    一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后得赦。官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论文提倡义法,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

  • 藏书纪事诗

    七卷。清叶昌炽撰。叶昌炽(1847-1917),字鞠裳,与叶德辉同族,室名花桥老屋,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为人学识出众,长于金石考证、版本目录,尤嗜校书。曾经

  • 武进谢氏丛书

    十七种,五十二卷。清谢兰生撰辑。谢兰生字原庵,武进(今属江苏省)人,曾任浙江临安知县。武进谢氏为江南名族,宋元以后,多有知名之士。谢兰生乃汇辑元代谢应芳、清乾嘉之际谢珍,及自己著作,编成谢氏丛书。谢应

  •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一卷。南宋元敬(生卒年不详)、元复(生卒年不详)撰。二僧学佛念祖,住寺杭州。因地兴佛,撰述一地高僧以垂后世。二僧根据传说:即西湖玛瑙宝胜寺在南宋绍定六年(1233)创建一高僧阁,内奉杭州各寺居住的历代

  • 卍斋璅录

    十卷。清李调元(1734-?)撰。李调元字羹堂,号雨村,四川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县)人。乾隆进士,由庶常授吏部主事,迁考功员外郎,擢直隶通永道。他一生留心乡邦文献,广搜益州耆旧遗著,次第刊布,后汇为《函

  • 历代小史

    一百零六种,一百零六卷。明李栻编辑。李栻字子敬,一字孟敬,江西丰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隆庆五年(1571)由肥县知县选河南道御史,万历元年(1573)为湖广巡按,后官至浙江按

  • 集注毛诗

    一卷。梁崔灵恩撰。清马国翰辑。崔灵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约生活于510年前后。少笃学,尤精于“三礼”、“三传”。先仕北魏为太常博士,梁天监十三年(514)南归。武帝因推崇其儒术,拜为员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