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管见
十四卷。清罗典撰。罗典生卒年及事迹均不可考。此书无序跋。说经每章下录集传集说,次以管见,间有辨说,亦伸己见。罗典治诗宗小序,故于每章之前,截取小序前二句,就此自为之说,或引他人之说以畅小序之义。然虽尊小序,而解说未必全合于小序。此书有刊本而刊刻年月不详。
十四卷。清罗典撰。罗典生卒年及事迹均不可考。此书无序跋。说经每章下录集传集说,次以管见,间有辨说,亦伸己见。罗典治诗宗小序,故于每章之前,截取小序前二句,就此自为之说,或引他人之说以畅小序之义。然虽尊小序,而解说未必全合于小序。此书有刊本而刊刻年月不详。
七卷。明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今属河南)人。生平详见《王氏家藏集》(辞目)是集为王廷相诗文集。凡七卷,收入诗二卷,词一卷,杂著一卷,奏疏一卷,杂文二卷。编刻于明嘉靖十五
清李渔(详见《闲情偶寄》)撰。此剧写东海龙王之女,与洞庭龙王之女,本系堂姊妹,张羽与柳毅为友,洞庭女在蜃楼上与柳毅订婚约,柳且为东海女推荐张羽。后洞庭女为叔父钱塘君错配泾河龙王之子,洞庭女誓死不从。泾
见《万花楼》。
八卷。清徐世沐(详见《周易惜阴录》)撰。由于作者刻意推求经文之微言大义,结果往往失之迂曲,此书多有强辞夺理、难以服人的弊病;作者还节外生枝,将孔子的事迹硬行增入襄公二十二年以下的经文中,杂糅《春秋》与
二卷。陈伦炯撰。陈伦炯,生卒年不详。字资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今福建厦门)人。其父曾参与平定台湾及又奉命入东、西洋招访郑氏遗人五年。官至广东副都统。伦炯少从其父,熟闻海道形势。后袭父荫由侍卫历任澎湖
用东坡先生韵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
五卷。清蔡绍江撰。蔡绍江字伯澄。蕲水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此书是蔡绍江奉父之命对朱熹《周易本义》所作的补注。因此其书体例为经文之下先列本义之注,蔡氏补说则低一格附于朱注之后。
宋杨辉(详见《详解九章算术》)撰。《杨辉算法》为杨辉后期三部算书的总称,其包括《乘除通变本末》三卷(1274),《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二卷(1275),《续古摘奇算法》二卷(1275)。对这三部书的编著
不分卷。清沈淑(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撰。该书是他所撰《陆氏(德明)经典异文辑》中的一种,与《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等书一起合刻于《经玩》中。该书不分卷,也不载经传全文,只掇拾陆德明《经典释文》音
十六卷。清莫友芝撰。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眲亭,又称郘叟,贵州独山人。自幼好学,又喜藏书,后因屡试不第,遂绝意功名,出京南游,著述颇多。其对所知所闻古籍版本时有记录,经后人莫绳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