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缁衣集传》

读《缁衣集传》

一卷。清朱琦(1803-1861)撰。朱琦,字濂甫,广西临桂县(今广西桂林)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改庶吉士,由翰林院编修补福建道御史,与陈庆镛、苏廷魁有三御史之称。太平天国起义,朱琦回籍办团练,后以道员守杭州,城陷,死难。《清史稿》诸书皆有传。书首《读〈缁衣集传〉》略言:“黄忠烈《集传》引《易系传》‘易知简能’及《论语》易‘事难说’为证,其《集传》历考汉唐以下刑制,谓刑不烦由于省刑,此未尽然。自秦以后,专恃刑为治,举先王之法尽坏之,由汉历元、明数千年而莫之复。民之好恶,日失其性,而多罹于刑辟;上之好恶,又与民相反,枉直乖错,而民不服。民不服,则虽威以刀锯斧钺而莫能胜,刑乌得不烦?子思子述《缁衣》,举要以明之,与《坊圯》《表记》同为论学论治之要,故记礼者,次《中庸》之后。郑氏曰:‘君不苛虐,臣无奸心,则刑可以措’,斯言尽之。琦与伊子遇羹,重加商榷,于《集传》稍有繁复;并采史传及先儒之说,别为论次,附卷后。而伊子又仿皇侃《表记》推寻义脉,分为七支”云云。按《明史·艺文志》有黄道周《缁衣集传》二卷,是书又有所删节加增。二者皆以君民一体上下一心为主,既以裨补君德,又以消弭乱源,用心殊苦。黄氏仕明启祯以弘光,亲见时君苛察之弊、乱亡之本,不惜放言昌论。是书则更畅发意义,其所见固非寻常解经者所能见。是书初刊本误以黄道周为黄忠端。是书有传抄本。

猜你喜欢

  • 甲乙两年汇略

    即《明秀甲乙汇编》。

  • 产宝诸方

    一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判为宋人著作,原书已佚,据《永乐大典》中辑出,重行整理编次,仍为一卷。此书论保产之法甚为详备,首为调经养血之方,次为安胎之法,再为胎中诸病证治,然后为催生、产后诸方,最后列

  • 诗经衍义大全合参

    八卷。清汪桓(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此书以《诗经衍义大全合参》为名,大概是因为用永福黄坤五、金浦江晋云二人《诗经衍义》的旧体而略有增减的缘故。此书分上、中、下三格。下格是《朱氏集传》,中格摘录各家之

  • 尚书周诰考辨

    二卷。清章谦存撰。章谦存字犀台,安徽铜陵人,清代中期学者。生卒年不详。章谦存于嘉庆初年举孝廉方正。主要著作有《郑风考辨》、《春秋比辨》等。本书是为《召诰》、《洛诰》而作。自宋代以来,人们对于《召诰》、

  • 经义悬解

    五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山东某县知县。此书侧重考订经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用力虽勤,且有个别可取之处,但疏略不少。如《论语

  • 论孟考略

    一卷。清张眉大撰。是书多拾前人之说,唯据《御览》无名氏引《论语隐义》及隐义注两条甚怪。前一条云,卫蒯聩乱,子路与师往。有狐黯者当师曰:“子欲入耶?”曰:“然。”黯从城上下麻绳钩子路,半城,问曰:“为师

  • 黔江县志

    五卷首一卷,清张九章修,陈藩垣、陶祖谦等纂。张九章,山西平定人,进士,曾任黔江县知县。黔江县志清初始于柴、孙待桂、郑愈,康熙二十二年(1683)王尔鉴续修之,嘉庆十七年(1812)邑人李祖培再修。其后

  • 贞隐园法帖

    十卷。明郭秉詹(生卒年不详)书,清叶梦龙(1775-1832)觅工精刻。郭秉詹,字廷执,工于书法,隐居不仕。叶梦龙字仲山,号云谷,南海(今广州)人;叶梦龙喜好书画,结交一时名流,此帖便是承人之托的产物

  • 诸史评节

    三十九卷。明陈深编撰。陈深生平事迹见《周礼训隽》条。所撰《诸史评节》,采录《国语》、《后汉书》诸书,皆随意杂抄,漫无体例。《四库全书总目》载该书为两江总督采进本。现存三十九卷本、四十卷本、四十卷后集八

  • 历体略

    三卷。明王英明(生卒年不详)撰。王英明字子晦,开州(今四川开县)人。万历举人,精研历算。上卷六篇:天体地形、三曜、五纬、辰次、刻漏极度、杂说;中卷三篇:极宫、象位、天汉;下卷七篇:天体地度、度里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