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疑

说文疑

十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是书依李焘《说文五音韵谱》以始东终甲为次,故分卷亦依李焘之数。每卷补遗,附于卷末,不另为卷。卷末另附《汉书》古字及音义异同诸字,与全书正文并不相干。没有凡例,惟开卷署曰:“《说文》何可疑?疑其见淆于后人也,义有未安者,存之以待析。形声讹谬戾于许书者,附录焉。”由此可知其书题名义、撰述之旨。编中所疑见淆于后人者,如谓:“字之繁多,从谐声而起,汉人已不免妄加,后人复任意乱之,《说文》遂不可读矣。如字义从风概加以风,从雨者加以雨,从水者加以水,从人者加以人,从女者加以女之类。”此无名氏竟不知,本字之外,依类加形,即许慎所谓“凡某之属皆从某”,乃是六书演进之通例。秦汉之前已然,怎能谓“皆后人所乱”?所疑义有未安者,如于“稽”字谓:“许氏训义,未醒出从尤之义,旨声亦属牵强。当是从尤从旨禾亦声,盖尤异也,旨美也,人于尤异旨美者,必留止而加察,故有稽留、稽考、稽察诸意。”不知禾为木曲头,止不能上,“稽”字从之,即从其义;尤从乙,乙象草木冤曲,亦与禾曲头止不能上同义,所谓乙欲出而见阂也,故又从尤;旨声古与稽近,耆老之耆,即从旨声,故稽亦从旨谐声。稽从禾从尤旨声,乃两形一声之字,许氏训义训声均未误,不得谓其义有未安。从此例可见,作者无名氏尚未通《说文》,方有如是之疑。《稷香馆丛书提要》谓其“剖析形声,不让来哲。盖于全书所疑,未尝细核也。”从其始东终亥的编次推断,此无名氏当为雍正、乾隆时人。编中已引大小徐之说,可证大徐校本、小徐《系传》均已寓目,并非仅见《五音韵谱》者,故其时代不当在雍正以前。是书有《稷香馆丛书》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辽阳吴瓯据稿本影印。

猜你喜欢

  • 荡寇志

    七十回。清俞万春(1794-1849)撰。俞万春字仲华,别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颖悟,博极群书。文武兼通,弓马娴熟,为一方硕儒。二十岁左右,随父亲到广东任所。嘉庆中叶,适逢徭民起义

  • 读段注说文札记

    一卷。清邹伯奇(?-1869)撰。伯奇字一鹗,又字特夫,广东南海人。此乃纠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之失的随笔记录。虽仅寥寥数则,但不无可取之处。今存稿本,未刊。

  • 怀仁县志

    二卷。明杨守介纂修,王植增纂。杨守介字阅川,陕西陵西县人。出身举人,明万历二年(1574)任怀仁县知县,后升为直隶保定府通判。王植,万年年间任怀仁县知县。怀仁县志创修于何时今无可考,该志为怀仁县今存最

  • 周易时论合编

    二十三卷。明方孔炤撰。孔炤字潜夫,号仁植,安徽桐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被人劾罢逮治。崇祯末恢复原职,屯田山东、河北,兼理军务。事迹附见《明史·郑崇俭传》。该书是

  • 读明史札记

    一卷,清潘永季撰。潘永季,(见《读史记札记》条)此书对明代的官制变革,赋役制度,军队统领等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对《明史》一书,根据时事的变化而作的某些调整给予肯定。如对于明废左右丞相,分其政于六部,都察

  • 簠斋尺牍

    ① 不分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本书以册记,书中所录各信,均为陈氏与吴大澂讨论金石的函件。信尾所署年月,起自同治元年(1863),至光绪五年(1879)。信中所考订商榷者,

  • 粤风续九

    四卷。清吴淇(1615-1675)编。吴淇字伯其,号冉渠,雎州(今安徽宿县北部)人。是集凡四卷。为吴淇任浔州推官时,杂采其土人歌谣,又附猺、狼、僮歌数种,汇为一编而成。其云续九者,屈原有九章、九歌,拟

  • 邹孚如集

    无卷数。明邹观光(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邹观光,字孚如,湖北云梦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郎中。擢太仆寺少卿,未上而卒。著有《邹孚如集》。此集皆杂文,无诗。前无序目,集

  • 迷楼现

    不分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写一段隋时奇巧姻缘。情节大略是:武安郡公李浑遭其妻兄宇文述嫉恨,被告谋反,但检查无据。宇文述又诱使李浑之侄李敏妻出首,诬告李浑将奉李敏为帝。隋炀帝即诛李浑,又族其家。李浑之

  • 薛文清年谱

    一卷。明杨鹤(?-1634)撰。鹤字修龄,武陵(今属湖南)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该书是为明代学者薛瑄编订的一部年谱。据书后杨鹤自跋看,先前有薛瑄门人张鼎己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