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论语笔解

论语笔解

二卷。唐韩愈、李翱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导人、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邓州南阳人(今河南孟县),贞元八年(792)及进士第,官至刑部侍郎。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倡导古文运动,上承孟子、董仲舒,主张以儒家的道统反对佛教法统及神权迷信,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为宋明理学融会释、道,一统于儒学开辟了道路。韩愈的著作,大多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唐代哲学家、文学家。翱贞元十四年(789)及进士第,官至刑部侍郎。他是韩愈的门人和侄婿,也是韩、柳(宗元)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反对佛教、复兴儒学的中坚人物。笔解即以笔作解,类似札记。该书是韩愈读《论语》时的札记,李翱作为韩愈的门人与韩交相讲论,其见解也入该书中。原书只于李说称“李曰”,于韩说不加提示,后人则于李说称“李曰”,韩说称“韩曰”,加以分别。该书于史传中以十卷著录,《四库提要》所录二卷本是节本。该书字句与现今通行本有不同,如“三月不知肉味”以“三月”作“音”,“浴乎沂”作“乎沂”,“宰予昼寝”作“宰予画寝”。传世版本有明嘉靖、万历间范钦校刻二卷本,藏于南京馆、温州馆、天一阁(卷下有缺页),北京馆藏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吴翊凤抄本(二卷本),清华大学藏清抄本(二卷本)。

猜你喜欢

  • 大学讲义

    一卷。清苪城撰。城字岩尹,江苏溧阳(今江苏溧阳)人。是书无序例,大旨全宗朱子《章句》。又《章句》一书,诂义虽精,然间有过简之处与不相连接之处,苪城于是撰此书以便体会周洽。是书分章分节逐步解说,每章有总

  • 四传管窥

    三十二卷。清张星徽(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撰。星徽字北拱,温陵(今福建泉州)人。该书前有作者自序,知该书作成于清乾隆四年(1739),共三十二卷,其中《左传》十六卷,《国语》四卷,《公羊传》六卷,《穀

  • 国门集

    二卷。明凌濛初撰。凌濛初著有《圣门传诗嫡冢》。此集分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皆为入国门以后所作,故谓之国门。再入再刻,故有乙集。二集并于诗末附杂文数篇。四库编著者谓:“盖屡踬场屋之时,故颇多抑郁无聊

  • 面城精舍杂文

    二卷。清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人,后迁居淮安。清末任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复辟清朝,后又积极参预制造伪满洲国的汉奸活动。

  • 别号录

    九卷。清葛万里(生卒年不详)撰。葛万里号梦航,昆山(今属江苏)人。此本辑录宋、金、元、明人的别号,以别号的尾字分韵编辑。宋、金、元人共一卷,录一千八百余人。明朝人八卷,录一千二百人。宋、金、元人只注明

  • 小山词

    一卷。宋晏几道(1031?-1106?)撰。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他出身宦门,但不肯攀附权贵和趋从时俗,性情孤傲耿介,所以仕途蹇仄,曾被牵连审查。本书存二百五十余阙;

  • 毛诗周韵诵法

    十卷。清汪灼(生卒年不详)撰。灼字渔村,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生平事迹无考。是书自序云:古今多韵书,名为韵,实为类音。凡字一出顿住曰音,字终而音袅袅有所归曰韵,故周德清《中原十九韵》可称说诗韵之始

  • 式古堂法书

    八卷。清卞永誉(1645-1712)辑。卞永誉字令之,一作合之,号仙客。官刑部侍郎等。工于书画,且精鉴别,富于收藏,著有《式古堂书画史》、《式古堂书画汇考》等。该帖所收书迹上自魏、晋,下迄元、明;但其

  • 皇清经解渊源录

    一卷。清沈豫撰。此书的目的,是为见于《皇清经解》的有清诸儒录其师承所自。其实有清诸儒,大多能自得师,不比汉儒传经,确有授受。且其中所载,不无疏失。如谓毛奇龄之学,原于其兄锡龄。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

  • 陈拾遗集

    十卷。唐陈子昂(661-702)撰。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光宅进士,文学家、诗人,官至右拾遗,后被贬军曹,罢职归侍。子昂聪明好学,机警过人,博览群书,精通典籍。主张任用贤能,整饬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