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原遗书

西原遗书

二卷。明薛蕙(1489-1541)撰。薛蕙,字君采,亳州(今安徽省亳县)人。正德九年(151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弘治甲戌,而实际应为正德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武宗南巡,薛蕙极力加以谏阻,武宗怒,受杖夺俸,不久便引疾归里。后起故官,改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大礼议”起,薛蕙反对张璁、桂萼等的主张,因而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及辨璁、萼所论七事,合数万言上于朝,以忤旨获罪。后又被陈洸所诬,遂解仕南归。薛蕙十二岁能诗,貌癯气清,持己峻洁,于书无所不读。学者重其学行,称为西原先生。著有《西原遗书》、《约言》、《考功集》等。此书为嘉靖四十二年(1563)南充王廷所刊。所收均为薛蕙晚年与朋友往还讲学之书,并附有语录。大旨尊陆九渊、杨简之说,对其尊奉禅学之事毫不隐讳。认为“中庸根本在未发之中,六经皆不出此旨”,此是借李侗之说而增广之,但此实非李侗之本意也。

猜你喜欢

  • 风宪禁约

    一卷。清魏裔介(?-1686)撰。《风宪禁约》记载了巡行约法五十四条。史书上不见有魏裔介巡按外省的记载,不知《风宪禁约》作于何时。《风宪禁约》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中。

  • 竹邻词

    一卷。清金式玉(生卒年未详)撰。金式玉字朗甫,安徽歙县人。本词集收词仅二十首。原刊于《竹邻遗稿》。江阴缪氏取其词以刊之。所作虽少,首首可读。式玉受学于张惠言,又与董士锡同学磋磨,故其词工力甚深,善于寄

  • 四书评本

    十九卷。清俞廷镳撰。廷镳字昌时,浙江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俞樾之祖。书首有恩锡序,书末又有其孙俞樾后序,并附鸿渐所为家传。后序称是编为初学设,不务旁征博引,但就正文注文,逐章逐节,逐字逐句,一一研求。

  • 红余诗词稿

    一卷。清谢香塘(生卒年不详)撰。约为道咸间人。浙江平阳人。谢青杨之姐。嫁同邑金氏,早寡。遗稿存诗八十五首,词五阕。诗笔清俊,力追古人。如《咏菊》诗云:“天意只教全晚节,人情竟说占秋光”,《月下观梅》诗

  • 大学古义说

    二卷。清宋翔凤撰。翔凤其人详见《论语郑注》条。是书题曰古义说,盖对朱熹《大学章句》言之。其对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言事帝王之事也。所说诚汉人古义,然孔子时未有此义,《大学》中也无此义。又致知在格物,谓郑

  • 云山堂集

    六卷。明魏裳(约1565前后在世)撰。魏裳,字顺甫,湖北蒲圻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以刑部侍郎出守济南,有政声,后为山西副使,罢归。事迹附载《明史·文苑传》王世祯传中。著有《云山

  • 祝氏事偶

    十五卷。明祝彦(生卒年不详)撰。祝彦字元美,山阴人。万历元年举人。本书采辑古代史传中记载古今事迹相同的内容,模仿《世说新语》的门目,分条引录,按类编次。旧目录所不能包括的部分,又分为天、地、人三部排列

  • 庄元仲集

    一卷。清庄亨阳(1686-1746)。亨阳字元仲,号复斋。南靖(今福建省南靖县。一作靖南)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淮徐海道。此集仅有文十二篇,是其官淮徐海道时所上奏的河防条议。其文均为政

  • 易学变通

    六卷。元曾贯(生卒年不详)撰。曾贯,字传道,泰和(今属江西)人。天历元年(1328)举人,官绍兴府照磨。元末弃官家居,后御敌战败而死。著有《易学变通》、《四书类辨》、《学庸标目》,后二书皆湮没不传。该

  • 丛碧山房集

    五十七卷。附《诗义固说》二卷。清庞垲(约公元1675年前后在世)撰。庞垲字霁公,号雪崖。河北任邱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四年(1675)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