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袜线集

袜线集

① 十五卷。明萧仪(1384-1421)撰。萧仪,字德容,乐安(今江西乐安县)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任吏部主事,因言事忤旨,下狱死。著有《袜线集》。是集为其子萧超进所编,按其原刻目录所示,凡文十卷,诗十卷。但此本实则仅存十五卷。观集中之文,未见缺少,盖诗散佚五卷。其文有纡徐曲折之致,但意境未见深远。其诗则亦文人共有之趣,无非抒情、怀古、咏亭台楼阁,发思古悠情之作,盖时尚使然也。故诗文名皆不显著。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② 五卷。明史杰(1410-1491)撰。史杰,字孟哲,号敬庵,浙江吴兴人。官大河卫百户。生平事迹不详,待考。此编首有弘治五年(1492)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经筵官兼修国史。长沙李东阳及成化十四年(1478)江西广信府知府前礼部员外郎山阳金铣序文。后有弘治四年(1491)自作后序,年已八十有二,杰即于是年下世。盖及其身得见此书刊行,于愿已偿。据自序言杰年十五时,即从漕运总兵官陈某之劝,言武职子孙,宜入儒学读书,习知礼法,遂入山阳邑痒。又翌年,以例出习武艺。习武之暇,亲士人蔡以行讲论通鉴。年二十,循列代祖职。时泰州王礼庄有诗名,教之习诗,以唐音为本。自是十余年切磋苦学不绝,及垂老致仕,犹不废吟咏。自选其诗以古今体类次,名之曰袜线,用自喻其寡陋。授其子千户诚刻之,杰已垂垂之老。杰以武人而作诗不类赳赳者流,格调闲雅,体制遒古。此本棉楮精印,盖以天一阁故物。朱竹垞《明诗综》失收。《千倾堂书目》列入集部天顺条下,亦未译卷数,不可谓非罕见之秘籍。有明弘治刻本。

猜你喜欢

  • 礼记王氏注

    二卷。魏王肃(详见《丧服经传注》)撰,清马国翰辑。其注《礼记》,《隋唐志》合并为三十卷,现在已经散失。马国翰根据孔氏《正义》、陆氏《释文》、杜氏《通典》及裴氏《史记集解》等书所引,辑录成二卷。考肃说《

  • 陵阳集

    四卷。宋韩驹(?-1135)撰。韩驹,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县)人。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累除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绍兴中,知江州。卒于抚州。韩驹学原出苏辙、苏轼。吕本中作《江西宗派图

  • 毛诗马氏注

    一卷。汉马融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梁有《毛诗》十卷,马融注,亡。《经典释文·序录》云,马融注十卷。《唐志》以下不著录。是书据《毛诗正义》和《经典释文》辑录十一节、《水经注》一节。郑玄《诗

  • 西隐集

    十卷。明宋讷(1311-1390)撰。宋讷,字仲敏,号西隐,滑县(今属河南)人。元至正中举进士。官河北盐山知县,弃官归。洪武十三年(1380)征为国子助教,后升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迁国子祭酒,卒于

  • 履庵集

    十二卷。明万士和(约1555前后在世)撰。万士和,字思节,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恭。士和性耿介,不媚权贵,以忤张居正去官。著有《履庵集》。是集为万士和诗

  • 文选残卷

    七卷。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撰。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萧衍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自幼聪慧,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皆能讽诵。

  • 阴符经质剂

    一卷。明方时化(详见《易引》)撰。前人研究《阴符经》者,多达数十家。唐宋学者以道家、兵家、神仙家言释经。自金代刘处玄始,参以佛经解之。明代焦竑喜谈禅说,亦以佛理释经。方时化作《阴符经质剂》,认为“阴符

  • 饮和堂集

    二十一卷。清姚夔(约1669前后在世)撰。姚夔,字胄师,号成葊,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任安化县知县。著有《饮和堂集》。是集凡二十一卷,诗十三卷,杂文八卷。其中诗

  • 求志堂诗集

    七卷。清方荣秉(1865-1916)撰。方荣秉字厚卿,湖南岳阳人。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十五年(1889)考取内阁中书。改外补福建邵武府同知,保升知府。张曾扬巡抚山西、浙江,张鸣岐巡抚广东,皆招

  • 蒿庵闲话

    二卷。清张尔岐(详见《周易说略》)撰。是书乃尔岐二十余年札记之文,共二卷二百九十六条。尔歧自序称“予既废举子业,犹时循览经传,每于义理节目外为说家所略者,偶有弋获”,“至听人谭所闻见,亦时有切予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