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蛮书

蛮书

十卷。樊绰撰。樊绰,生平不详,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到安南(今越南河内),为安南经略使蔡袭幕僚。时值南诏第三次进攻安南,交趾一战,蔡袭全家和随从70余人战死,樊绰长男樊韬及家眷14人一并陷没。樊绰于城陷时携带印信浮水渡富良江得免,开始作调查。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录蛮界程途及山川城镇、六诏始末、诸种名数、风俗条教、土宜物产、六睑名号、连接诸蕃,共录成十卷”。五年六月,朝廷授以夔州都督府长史,又“问蛮夷巴夏四邑根源,悉以录之,寄安南诸大首领。”同时,“详录于此,为《蛮书》第十卷事,庶知南蛮首末之序”(《蛮书》卷四、卷一〇)。《蛮书》是樊绰在深入调查基础上,并参考袁滋《云南记》、韦齐休《云南行记》以及《后汉书》、王明通《广异记》、《夔城图经》等文献撰成的。十卷所记,依次为: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六睑(南诏对“州”的称呼)、云南城镇、云南管内物产、蛮夷风俗、南蛮条教、南蛮疆界接连诸夷国名。该书是最早系统记述云南地区历史、地理、民族、物产、风俗以及制度等情况的专门著述,宋代以来颇受重视。《新唐书·南蛮传》主要取材于该书,《资治通鉴》考辨南诏史事多采该书。《太平御览》所收录《南夷志》,即该书别名,是校勘今本《蛮书》的重要参考。自宋至明初,其书流传不绝。《永乐大典》所录,名为《云南史记》。此后,便少有人提及该书。清修《四库全书》,始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先排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后又写入《四库全书》。再后,鲍廷博又重刊于《知不足斋丛书》。其它各本,都是上述三种版本的翻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向达《蛮书校注》,是目前最新的一个校勘、注释本。

猜你喜欢

  • 考订竹书纪年

    十四卷。清雷学淇撰。学淇字瞻叔,清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县)人。嘉庆进士,官山西和顺、贵州永从县知县,通经史,好为讨论之学,兼精天文历算。著有《考订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义证》、《夏小正经传考》、《古今天

  • 经词衍释

    十卷 补遗 一卷。清吴昌莹(生卒年不详)撰。昌莹字华石,江西南丰(今广昌县)人,贡生。生平不详。同治丁卯年到广东,主讲同文馆的族兄吴子登出示稿本,嘱昌莹加以参论。其中有待释之词若干则,昌莹便肆力搜讨,

  • 漳州府志

    三十四卷首,一卷,清魏荔彤修,蔡世远等纂。魏荔彤,字念庭,柏乡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任漳州府知府。蔡世远,漳浦人,翰林院庶吉士。按漳州有志,始于宋淳熙五年。宋嘉定六年、淳祐三年、明正德七年、嘉靖

  • 再广历子品粹

    十二卷。旧本题明汤宾尹(生卒年不详)撰。汤宾尹,字嘉宾,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乡举第一,廷对第二,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睡庵集》及《再广历子品粹》等。《明

  • 春秋日食质疑

    一卷。清吴守一撰,守一字万先,安徽歙县人。《春秋》一书所载月、日,以杜预《长历》推算,错讹往往可见。此书推考岁差增减迟速,意在订正《春秋》有关日食发生日期的记载中不正确之处,书末还附“诗书日食考”两则

  • 道乡集

    四十卷。宋邹浩(1060-1111)撰。邹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为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时,为右正言,累上疏数章惇之不忠,于是

  • 产育保庆集方

    见《产育宝庆集》。

  • 说书偶笔

    四卷。清丁恺曾(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恺曾,字萼亭,日照(今山东日照)人。此书第一、二卷说《大学》、《论语》、《中庸》,第三卷说《孟子》,附以《四节补遗》及《宗献》、《九献》歌括。第四卷较杂,论及《大

  • 兰庭集

    二卷。明谢晋撰。谢晋,字孔昭,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工画山水,尝自戏为谢叠山。其名《明诗综》作谢晋。而集末赠盛启东一首,乃自题葵丘(今山东淄博)谢缙。又附见沈大本诗一首,题作寄谢缙。案《易象传》称,

  • 风流十书

    八种,八卷。不著编者姓氏。所收子目书为:《钟情丽集》一卷,玉峰道人撰;《双双传》一卷,江都禹梅金撰;《三妙传》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天缘奇遇》一卷,不著撰人姓氏;《娇红传》一卷,不著撰人姓氏;《三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