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苏评孟子

苏评孟子

二卷。旧题宋苏洵(1009-1066)评。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纂建隆以来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有文名。《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俱未著录该书,朱彝尊《经义考》始载此书,称《苏氏洵孟子评》一卷。《四库提要》记其为《苏评孟子》二卷,断此书为伪书。此书系评点《孟子》之作,批定均在所读书上进行。作者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书页上方,或写于书页旁边,墨色朱黛相间,是为“批”。点有大圈、小圈、连圈、重圈,还有三角号。俱用朱墨,连圈间用黛色,重要之处皆用朱笔涂抹,是为“点”。《四库提要》以其“词意庸浅,不但非洵之语,亦断非宋人语也”,不入库书。传世版本有明朱墨印本。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沈季云校、沈心友刻本。

猜你喜欢

  • 祚翰吟庵经学谭

    一卷。近人常赞春撰。赞春籍贯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论述了自汉以来,儒学的发展变化。共分为七个阶段,并概括出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弊病。谓汉代重师承,其弊是“拘”;魏晋至唐,谈玄之风间杂异议,其弊是“杂”;

  • 说文引经考

    二卷。清吴玉搢(1699-1774)撰。玉搢字籍五,号山夫,晚号顿研、钝根,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仕途不顺,遂潜心于金石文字之学,著述尚有《别雅》、《金石存》、《六书述部述考

  • 丰清敏遗事

    一卷。宋李朴(1063-1127)撰。李朴字先之,虔州兴国(今属江西)人。绍兴中进士,官至国子祭酒。本书记载宋大臣丰稷遗事。丰稷字相之,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屡著谠论,时称名臣,卒后谥清敏。李朴为

  • 卢公遗事

    一卷。明许德士(见《戎车日记》)撰。作者撰《戎车日记》,专记卢象升死事大节。该书则专录象升遗事。卢象升,明朝江苏宜兴人,字建斗,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一年(1637年),援救

  • 周易王注残卷

    敦煌写本残卷。浙江上虞罗振玉影印本,为唐入写经之一。此残卷为魏王弼《周易》注的第三、第四卷中的内容。据考证,第三卷乃唐高祖时写本,第四卷亦为初唐人所抄写,弥足珍贵。

  • 捃古录

    二十卷。清吴式芬撰。吴式芬(1796-1856),字子苾,号诵孙。山东海丰(今无棣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详见《捃古录金文》。他就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补其未备,删

  • 三易备遗

    十卷。宋朱元升(?-1275)撰,其子士可、士立补葺。朱元升字日华,号水簷,平阳(今浙江平阳)人,黼从子。嘉庆四年(1211年)武进士,官承节郎,差处州龙泉、遂昌、庆元县、建宁府松溪、政和县巡检。其子

  • 上虞县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煦春修,朱士黻纂。唐煦春,任候补同知上虞县知县。朱士黻截取知县,光绪十二年进士。此志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全书为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首为天章,卷一方舆、营

  • 厚斋易学

    五十二卷。宋冯椅撰。冯椅字仪之,一作奇之,号厚斋。生卒年不详。南康都昌(江西今县)人。据《宋史·冯去非传》云,椅父家居授徒,所注《易》、《书》、《诗》、《语》、《孟》、《太极图》、《西铭辑说》、《孝经

  • 黄元龙小品

    二卷。明黄奂(生卒年不详)撰。黄奂,字元龙,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卷,其中醒言一卷,偶载一卷。醒言皆为黄奂读书时随笔札记之文,所见颇为迂阔。偶载则多为鬼神怪异之事,颇为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