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幸存录

续幸存录

一卷。明夏完淳(1631-1647)撰。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右,号小隐,又号灵首(或灵胥),松江华亭人(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诗人,抗清将领。夏完淳是明末畿社首领夏允彝之子,少年英俊,秉承家学,拜其父之友畿社领袖陈子龙为师,组织西南得朋会,成为畿社后继。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夏完淳随父师起兵抗清。其父投水遇难,又与陈子龙、钱梅重组义军,鲁王授为中书舍人,太湖吴易的军事参谋。吴军失败后,夏完淳只身流离湘鄂一带。顺治三年(1647年)夏,在故乡被俘,就义时年仅十七岁。夏完淳九岁能诗文,著有《代乳集》,一生诗赋词曲文章甚多,先后被编为《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又有《夏内史集》、《夏节愍全集》、《夏完淳集》。《续幸存录》为夏完淳继其父《幸存录》而作,专记南都时事。据作者自序称,共有《南都大略》、《杂志》二卷,《义师大略》一卷、《杂志》二卷,《先忠惠行政》一卷,《死节考》一卷。今《稗史》本仅一卷,计《南都大略》一篇,《南都杂志》一篇,共二十二节,述江南亡国之变及抗清史实,记南都之兴废,义师之胜衰。传抄本或更有《建夷授官始末》、《沈辽失守始末》、《拟谥逊国诸臣评》,则记北都时事,较《稗史》本完备。然而与作者作序不合,疑非本书,恐为后人抄附完淳他书而成。世传《续幸存录》抄本、刻本文字内容多有互异,清全祖望、梁玉绳犹或见其原本。傅以礼曾疑今本为黄宗羲辑《汰存录》时将《幸存录》、《续幸存录》一并裁订。今中华书局则据清嘉庆间王昶、庄师洛所编《夏节愍全集》重为订补,集《南都大略》、《南都杂志》、《建夷授官始末》、《沈辽失守始末》、《拟谥逊国诸臣评》为一书,内容最为完备。《续幸存录》有上海涵芬楼旧藏清抄本二种,武进黄氏旧藏清抄本,《明季稗史汇编》本,《明末十家集》本,清王昶等《夏节愍全集》本,中华书局《夏完淳集》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小山诗余

    四卷。清王时翔(1675-1744)撰。王时翔,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江苏太仓人。少与同县顾陈垿齐名。雍正初,由诸生荐授晋江知县,改政和、瓯宁二县知县,升漳州府同知。乾隆朝,官至四川成都府知府。其

  • 太乙诗集

    五卷。明张练(约1556前后在世)撰。张练,字伯纯,武功(今陕西咸阳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湖南按察司佥事。著有《太乙诗集》。其集刊刻于万历年间,共五卷,另有《诗余》一卷

  • 六朝声偶

    七卷。明徐献忠(1493-1569)编。徐献忠字伯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四年(1525)中举。是书因杨慎《五言律祖》而广之,取南北朝人五言诗以明唐律所自出。但以齐、梁、陈、北齐、周、隋谓之六朝

  • 无欲斋诗钞

    一卷。明鹿善继(1575-1636)撰。鹿善继(一作继善),字伯顺,河北定兴人。万历四十年(1613)进士。授户部主事。崇祯初为太常寺少卿。后清兵攻定兴,城陷而死。谥忠节。著有《四书说约》等。是集为所

  • 涉闻梓旧

    二十五种,一百一十四卷。清蒋光煦(详见《别下斋丛书》)编辑。蒋光煦既刊《别下斋丛书》之后,意犹未尽,又校刊此书。其门类与前书大致相同,选辑诸书虽上及宋元,但以清代撰述为多,共二十五种:元黄泽《易学滥觞

  • 潘刻五种

    五种,十五卷。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此丛书刻印了其先人潘世恩撰写的《思补堂笔记》,《思补堂笔记》分为荣遇、述德、循陔、思源、掌故、文衡、管间、易名等八项,分列八卷,记载所见所闻,详实可信。其

  • 莲心室遗稿

    一卷。清俞富仪撰。俞富仪,生平不详,字宝娥,安徽婺源人,俞祖声之女,沱口郎传仁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民国初年刻本,书前有胡廷圭序言,江峰青、俞振书等题词,江峰青为其写有小传,其弟俞庸升写有节略,书后有

  • 太极图说论

    十四卷。清王嗣槐(生卒年不详)撰。嗣槐字仲昭,号桂山,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老不与试,授内阁中书舍人以归。嗣槐工诗词,善作赋。著有《桂山堂偶存》、《啸石斋词》等

  • 霞绮楼仅存稿

    一卷。清李道漪(生卒年不详)撰。李道漪,字蕙清,浙江嘉兴人。此书与汤淑清著的《晚香楼诗词稿》、濮贤嫏著《意眉阁诗词》合刻名为《李氏诗稿》。书前有其兄李道详写的记。书后有:“女兄李道沅、姨甥濮思弇、思祜

  • 晚书订疑

    三卷。清程廷祚(1691-1767年)撰。程廷祚字启生,号绵庄,晚号青溪居士,上元(今江苏省江宁县)人,清代经学家。乾隆初,曾以诸生举博学鸿词,未入等,后遂不复应乡试。其学以颜元为主,亦尝问学于李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