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典通用考

经典通用考

十四卷。清严章福纂。章福字秋樵,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诸生。潜心小学训诂,成《说文校议议》三十卷,另有著录。此书首有自序,作于咸丰丁巳年(1857),末有后序,作于咸丰辛酉年(1861)。此书大旨以为,唐虞三代文字无多,多假借,当以今文释古文,如郑康成笺注,每谓某读为某,某读如某,陆德明音义每谓某《说文》作某,就是这个意思。或以古文别今文,如《说文》或言读若某,或言读与某同,或复举一曰,或引经异文,就是这个意思,如此则假借之义明,而古文亦借以得传。然学者每以假借为正字,以至把今文视为古文,把古文当作今文,颠倒舛错,滞执不通。因而纂成此书,以《说文》为主,因为《说文》皆正字,经典多假借。经典中有的是本无其字而假借,也有先假借而后有字的。通用也是假借之类。因而以十三经假借字,依《说文》部次,某为正字,某为通借字,或字相同而义别,或字相似而义别,一一辨而析之。此书所为,确有依据。如“公”字,谓据《小雅》“以奏肤公”,传:“公,功也。”《说文》作“功”,云“以劳定国也。”而五等之爵首的“公”和《尚书微子之命》“庸建尔于上公”的“公”,疑即此“功”字。又谓《尔雅·释亲》“夫之兄曰兄公,夫之姊曰女公。”《说文》作“伀”,云“志及众也,公平分也。”“公”与“伀”义略同。兄公女公,即“伀”字引申,而《汉书·贾谊传》“与公并据”,《史记·毛遂传》“公等碌碌”,疑即此“伀”字。如此之类,不为无见。惟惜不多见。此书又鉴于《说文》重文最难检,别辑《重文便检》,附于卷末。书刊于1917年,其后有刘承幹序。

猜你喜欢

  • 周氏丧服注

    一卷。宋周续之(377-423)撰,清马国翰辑。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人。早受业于范宁,名冠同门,号曰“颜子”。后隐居庐山,事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并称浔阳三隐。甚受武帝礼遇,辟为太尉

  • 续方言疏证

    二卷。清沈龄撰。龄字与九,江苏江都县人。监生。是编刘岳云跋云:凡一义而有数文,一物而有数名,大半由于方言。方言之不同尤多由于方音,五方气禀有刚柔清浊之殊,因之言语有缓气、急气、缓舌、急舌、长言、短言、

  • 双梅景暗丛书

    十六种附一种,二十六卷。清叶德辉(详见《郎园先生全书》)编。该书收清余怀《板桥杂记》三卷、清西溪山人《吴门画舫录》一卷、清安乐山樵(吴长元)《燕兰小谱》五卷、清秋谷老人(赵执信)《海沤小谱》一卷、清余

  • 周忠愍奏疏

    二卷。周起元撰。周起元(?-1626),明福建海澄(今龙海)人。字仲先,号绵贞。万历辛丑(1601)进士。历知浮梁、南昌、旋任御史,上疏力斥诋毁东林言论之谬,忌者甚多。巡按陕西,以东林故,谪为广西参议

  • 土风录

    十八卷,清顾张思撰。顾张思,字雪亭,江苏太仓人。此书有乾隆六十年(1795年)钱大昕序、嘉庆三年(1798年)朱珪序。书即于嘉庆三年刊行。《土风录》于时令、民俗、服饰、典章制度、成语、掌故、方言俗语等

  • 六臣注文选

    六十卷。唐李善(约630-689)等撰。李善,江都(今属江苏)人。曾任崇贤馆学士、兰台郎等职。学识渊博,但不善治文,故人称为“书簏”。曾流放姚州,后遇赦还,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学生多自远

  • 泰山小史

    一卷。明萧协中撰。萧协中,字公鬴,泰安人。以荫授上林苑监丞。晋顺天府治中,崇祯末致仕。甲申农民义军攻城,城将陷,投井死。兹编为杂志,每首皆有序,故曰泰山小史。《泰山小史》原刻本,共一卷。兹篇各诗前之小

  • 茂名县志

    四卷,清钱以恺纂修。钱以恺,字阆行,号蔗山,浙江嘉善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在任二年,善政宜民,多不胜举。旧志创始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周振声,其取郡志内属茂名者,分别载之,尚未付梓

  • 仪礼约编

    三卷。清汪基撰。汪基有《周礼约编》,乙著录。书首汪氏自序称:“今世志学之士,鲜有刘原公、朱掌斋其人,则亦难以全书强之。为拣其什一,以资帖括,亦不得已焉。好古博雅之士,不以此自画,而进而求之,则是编虽约

  • 发墨守

    一卷。汉郑玄(详见《乾坤凿度》)撰。何休著《公羊墨守》,捍卫《公羊》学,郑玄针对何氏之书著《发墨守》,攻击何氏之学。今书只存四条,是宋王应麟从诸书中辑出的,与《箴膏肓》、《起废疾》合编为一书,《四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