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义说略

经义说略

一卷。清刘宝树(1777-1839)撰。宝树字幼度,号鹤汀,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历官赣榆训导,五河教谕,国子监典籍等职。刘履恂之子,刘宝楠之兄。宝树濡染家学,精研经训。一生虽好读书,但不轻于著述,死后不久,其弟刘宝楠整理遗稿,仅刊成《娱景堂集》三卷:上卷《经义说略》,中卷《杂著偶存》,下卷《鹤汀诗钞》。本书说经,较为精粹,见解新颖,颇具创见。对于《尚书》、《诗经》、《周易》、《春秋》、《礼记》、《论语》、《孟子》等,都能自抒心得,订正旧义,语句通核。如《洪范》“考终命”,根据《释诂》:“考,成也”,《左传》解扬对楚子说:“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终命”,是终其正命。由此可见,“考”不是“老寿”之意。这是因为赴义捐生的人,虽不长命但不能说是“凶短折”,偷生忘义的人,即使长命百岁也不得说他“考终命”。又《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据赵岐《孟子注》,认为“志”就是“记”,“志于学”就是所谓多学而识之。如果说孔子到十五岁志向始专,那么夫子儿时嬉戏“陈俎豆,设礼客”,早已志于学了。他如《中庸》“禘尝”之义,《左氏春秋》“公矢鱼于棠”及《论语》“事君数斯辱矣,明友数斯疏矣”的论析,均恰当、新颖。至于《周易》否卦:“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认为“吉”字当为“喜”字的误写,《诗·小雅·大车》“舟人之子”,“舟人”当为“周人”的误写,根据保存在古玉和铜器上的远古字形加以论证,别开证经之途,尤为可贵。有道光娱景堂集本。

猜你喜欢

  • 毛诗词例举要详本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字申叔,著有《毛诗词例举要》,发表在《国故》第一卷第二期,总共举出二十四例。后来发现的《毛诗词例举要》原稿中,共举出三十一个例,与《国故》上所发表的不同,文字是《国故》所刊登的十

  • 拜经日记

    又名拜经堂日记,十二卷。清臧庸(1767-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一字西成,号拜经,一号用中,江苏武进(今武进县)人,经学家,臧玉琳曾孙。臧庸继承家学,又师事卢文弨,还曾在苏州从钱辛楣、王

  • 周易应氏集解

    十三卷。清应撝谦撰。应撝谦字嗣寅,钱塘(今浙江余杭)人。康熙十八年(1679)曾经举博学鸿词。该书朱彝尊《经义考》作十七卷。此本仅十三卷,但首尾具全,不象有所佚脱。也可能是朱彝尊的记述有误。其注杂采诸

  • 月虹馆法书

    六卷。宋米芾书,不具刻者姓名。米芾生平详见《画史》。此帖共收米书六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六字分卷,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卷有董香光及王觉斯等题跋,故疑刻在清初。此法书虽笔法、气势与郁冈斋刻本等相去甚

  • 贾氏丛书甲集

    九种,二十二卷。清贾臻(生卒年不详)撰辑。贾臻字运生,直隶故城(今属河北省)人。曾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后出任浙江知府、河南知府。丛书所收主要是贾臻撰辑著作,另有其父贾汝愚两种,其婶母卢碧筠一种。

  • 崔氏政论

    一卷。汉崔寔(?-约170)撰。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又字元始,涿郡安平(在今河北安平县)人。官拜尚书之职。《隋志》著录崔寔《正论》五卷,《旧唐志》作《政论》五卷。《正论》、《政论》不过是同书异名而已

  • 维摩诘所说经注

    十卷。姚秦释僧肇(384-说374-414)撰。僧肇,俗姓张,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尝读老子道德章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

  • 中国古音学

    二十章。张世禄著。张世禄(1902- )字福崇,浙江浦江入。1926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后任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于文字、音韵、训诂及现代汉语、普通语言学等均有深入研究。尚著《中国音韵学史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

    ① 五卷。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具体成书过程,是由智奉陈后主陈叔宝至德元年(583)诏令,于太极殿“开仁王般若经题”,讲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至

  • 易酌

    ① 十四卷。清刁包(1602-1669)撰。包字蒙吉,祁州(含河北安国)人。明天启三年(1623)举人。此书用注疏本,以程传本义为主。虽也偶尔论及象数,然均陈抟李之才之学,而非汉代以来相传之法。原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