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童溪易传

童溪易传

三十卷。宋王宗传撰。宗传字景孟,生卒年不详,宁德(今属福建)人。董真卿以为临安(今属浙江)人,误。朱彝尊《经义考》据书前有宁德林焞《序》,称与王宗传“生同方,学同学,同及辛丑第”语,断王氏为宁德人无疑,其说可从。宗传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举进士,登第之三年官韶州教授,越二年而书成,大书其影曰“三十之卷易书,自谓无愧三圣。”(林《序》)其自信如此。《自序》也云:“《易》不可以易言也,盖自汉魏以来,世之言《易》者特多于他经,而其失也,比之言他经者亦多。”故撰作是书,力斥象数之弊。宋人说《易》有二脉,或宗象数,或宗义理。王氏此书即重义理之作,其说祧汉梁、孟,而宗魏之王弼,与杨简《慈湖易传》宗旨相同。宋儒扫除古法,发挥义理是其长,然也承王弼之弊,流于空疏。王氏其书惟凭心悟,以禅言易,为人诟病,不足为奇。《四库提要》对此书评价不高,馆臣俱录存之,惟以著经学派别而已,“录存是编,俾学者知明万历以后,动以心学说《易》,流别于此二人。”四库馆臣囿于汉宋门户之见,抑宋扬汉,持论稍过。此书《宋史·艺文志》及卢文弨《宋史艺文志补》均不著录。何义门《经解目录》称此书后缺二卷,非全书。今存最早刊本为宋开禧元年(1205年)建安刘日新宅三桂堂刻本,存二十八卷(一至二十二,二十五至三十),藏北京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另有明抄本三十卷,藏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丛书《通志堂经解》中收录此书。近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本(1990年版)。

猜你喜欢

  • 南邦黎献集

    十六卷。清鄂尔泰(?-1732)纂辑,鄂尔泰,字毅庵,满州镶兰旗人。西林觉罗氏。高祖屯泰,明朝开国初年率旗来到汪钦,授佐领。从此世代居住汪钦。康熙四十二年(1703)鄂尔泰由举人世袭佐领,授三等侍卫。

  • 积书岩诗选

    清刘逢源(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刘逢源,字津逮,广平(今河北广平)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与同里申光涵相唱和,明亡之后,转徙江汉、淮海之间,康熙时为贡生。是集分初集、二集,后附《前后漫兴诗》各五十

  • 春秋三传揭要

    六卷。首一卷。清周蕙田撰。蕙田字蓉裳,玉峰(今安徽贵池)人,著有《五经揭要》,该书即其中的一种。《春秋三传揭要》共六卷,卷首罗列《春秋王朝世次》及《各国世次》,不入卷次。该书大体上是为士子应付科举考试

  • 杂字韵宝

    五卷。明杨慎撰。杨慎事迹见“俗言”。是书依平水韵,取奇僻之字分韵隶之。其所取材,经史之外,鼎彝铭文、石鼓文、《说文》古文籀文、汉隶魏碑以及《文选》、《方言》、《广雅》、《释名》、《素问》、《太玄》之属

  • 云中集

    六卷。清刘淳(约1821年前后在世)撰。刘淳,字孝长,湖北天门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嘉庆帝西巡时,刘淳献诗五百韵,廷试赐文绮物。由是名动京师,此后五试进士不第。其人才识淹贯古今,英气勃发。

  • 随巢子

    一卷。周巢子(生卒年不详)撰。有人认为随巢系姓氏,或曰随名巢。墨子弟子。据《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载:“《随巢子》六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皆云一卷。宋《崇文总目》未著录该书,可能亡于

  • 盼云轩鉴定真迹

    六卷。清李若昌辑。李若昌字小泉。此石刻于同治、光绪间。第一卷收陆机《平复帖》、怀素《苦笋帖》、唐僧《法藏》、赵孟頫《师说》。第二卷收吴仲圭、董其昌、祝枝山、吴应卯、沈周、张瑞图、傅山、黄道周、唐伯虎。

  • 蓬莱观海亭集

    十卷。明潘滋(生卒年不详)编。潘滋,婺源(今属江西)人,其他事迹不详。观海亭在山东蓬莱阁,为观海市蜃楼之地。嘉靖二十九年(1550),潘滋为登州府(今属山东)推官,本书即此间承台檄所辑古来诗赋碑记之文

  • 青照堂丛书

    四十三种,八十六卷。清李元春编辑。李元春为清代中晚期人,年里事迹均不详。本丛书汇辑古今著述约八九十种,四部均收,颇有要籍。书序自述编选义例,说专取有用之书,现有其他丛书已载着盖不收录。丛书现存仅四十三

  • 集虚斋学古文

    十二卷。清方楘如(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方楘如字若文,一字文輈,淳安(今浙江淳安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5)进士,官丰润知县。少年受业于毛奇龄,博学强记,通经史百家,工于古文,其制举业最有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