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福清县志

福清县志

①十二卷,叶向高原本,李传甲修,郭文祥等纂。李传甲,字世鼎,陇州人。顺治八年(1651)拔贡。官福清县知县。郭文祥,邑人。考福清县志,一修于明嘉靖林有年。再修于万历叶向高。嗣后百余年,未之续修。迄康熙初,李传甲任县令后,乃延郭文祥等,广搜博采,撰成此书。康熙十一年(1672)刻印。共十二卷,分为十三门:依次为地舆、赋役、建署、险要、官制、学校、祀典、选举、恩典、人物、艺文、杂志、遗编。兹篇舆地志记载颇详,然所隶都郡,所称名号,未经条析分明,阅者殊感不便。且全书无兵制志,赋役志中则未言盐政,实为一大失漏。又遗编所收,如郭造卿与叶龙潭《论志略书》,郭造卿与戚将军言指挥使童乾震死事书、董应举作叶龙潭司马宜补名宦议等篇,与艺文志所收诸文毫无区别。而名之遗编,未审何故,盖自紊其例者也。② 二十卷,图一卷,清饶安鼎修,林昂纂。饶安鼎,曾任福清县知县。林昂,邑人。《福清县志》乾隆十二年(1747)刻印。兹篇叙福清县沿革甚详。其谓唐圣历二年,割长乐县南八乡,置万安县。天宝元年,改称福唐。五代闽启元年,改称福清。以山自永福里而水自清源里会于沼所而名也。宋太平兴国二年,割清源半为二里,附立兴化县,以属太平军。自此二县定矣。元元祯二年,以户四万升为州。明洪武二年复为县,而封疆如故。此皆可供研究福清史者参考。此志尚有同治六年(1867)潘文凤补版本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刘玉璋刻本。

猜你喜欢

  • 吴县图志

    清同治年间刊行本。此图为吴县腹地之图。凡分二十七部,为图三百四十二幅。自明季以来,吴县之鱼麟册籍,悉已销毁,为杜绝侵占之弊,同治壬申(1872),邑令高心夔令用冯氏丈田法,以罗盘弓尺,节节实量,缩绘入

  • 王子正论

    一卷。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王肃有《周易注》,已据马国翰辑本著录。《隋书·经籍志》儒家《王子正论》十卷,(正与“政”通用)王肃撰。《唐书·艺文志》载,王肃《政论》十卷。已失传。马国翰据《本传》、本传《

  • 宋史纪事本末

    一〇九卷。陈邦瞻撰。陈邦瞻(?-1623年),字德远,高安(今属江西省)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后出为浙江参政,擢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分理彰德诸府,又为两广巡

  • 柳下词

    一卷。清周清(生卒年未详)撰。周清字木君,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本书收词五十六阕。清思力挚,琢字炼句,骤视之,似学梦窗,察其蹊径,亦不尽从四稿而来。如〔菩萨蛮〕云:“隐隐棹歌声,随流入太清。”〔庆清朝

  • 锡山宦贤考略

    三卷。清张夏(详见《杨文靖年谱》)、胡永禔合撰。胡永禔字鸿仪,与张夏同乡。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所载自宋迄明无锡地区名宦乡贤的事迹。其中上卷记名宦,中卷记明崇祯年间诸儒,下卷记乡贤。所记人物都详其仕

  • 礼记恒解

    四十九卷。清刘沅(1768——1855)撰。沅,字止唐,号槐轩,四川双流(今四川双流县)人。著有《易经·书经·周官·仪礼·礼记·春秋恒解》、《史存》、《明良志略》、《槐轩杂著》等二十余种,合称《槐轩全

  • 经典释文

    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德明生于南朝陈,卒于唐贞观初(约550-约630年),吴县(今苏州市)人,其名陆元朗,字德明,以字行世。唐经学家和训诂学家,博通经籍,与孔颖达齐名。历仕陈、隋、唐三朝,隋炀帝时曾任

  • 春秋经传类联

    清王绳曾(生卒年不详)撰。王绳曾字武沂,无锡人。雍正八年进士,官扬州府教授。此书采辑春秋经传的词语,稍加点窜,集为对偶,共三十四类。书之自序云:“宋徐晋卿《春秋类对赋》,拘于声韵,选词难工,事弗类从,

  • 产宝

    见《经效产宝》。

  • 春秋纂言

    十二卷。总例一卷。元吴澄(详见《易纂言》)撰。此书仿陆淳《春秋纂例》之体例,采摭诸家之言,各附于经,而间以己意论断。首为《总例》七篇,其“天道”、“人纪”二例为吴氏所首创,其余“吉”、“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