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音义隐

礼记音义隐

一卷。谢氏撰,清马国翰辑。谢氏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马国翰依据《隋志》两次引用此书:一题一卷,谢氏撰;一题七卷,不著撰人名氏,认为谢氏由一卷扩充为七卷。又根据《唐志》载射慈《小戴礼记音》一卷,认为《隋志》列此书一卷在蔡邕《月令章句》下。七卷者在孙炎注之上,也许谢氏就是射慈。案:《困学纪闻·礼记类》引用《隋志》写作射氏,谢、射本来通用,但不云射慈。射氏果真由一卷扩充为七卷,《隋志》就应当接写,而不应该间以《礼记音》二卷,恐怕马说是不正确的。仍然依据《隋志》题谢氏,以表示缺疑,这是其谨慎之处。此书中认为啬夫主诸侯所赍币帛皮圭之礼,与《汉书·五行志》云啬夫掌皮吏相合。以羡为平道,与《既夕礼》贾疏云入圹道上无负土为羡道相合。其认为酳就是饭毕荡口,孔疏泥用浆曰漱用酒曰酳之义,认为此私客用酒以酳,不知对文则别,散文则酳亦谓漱口,荡、漱同义,谢说不能轻易破除。其认为某甫且字是且假借此字,案:假借就是承藉的意思。段玉裁《经韵楼集》且字考云,《说文》且荐也。凡承藉于下曰且,凡冠而字,只有一字,必五十而后以伯仲,故下一字所以承藉伯仲也。言伯某仲某,是称其字,单言某甫,是称其且字。因此,谢说实际上是段氏所本。全书摭拾不多,但条条都恰当,大概无可非议。大凡申注处,不得不列注文,只是注文应当径接经文,把谢说低一格提行。今把注文提行,将谢说径接于下,使人产生混淆,实乖体例。又列谢兹一节,不知谢兹就是射慈,仍然与缺疑之意不一致。大者为王鲔五句,乃郭璞《尔雅音义》,细读孔疏上下文自见,而一同辑入,这是没有对其进行谨慎地考察。此书有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四书顺义解

    十九卷。清刘琴撰。刘琴字松雪,任丘(今河北任丘县)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元年(1736)举人,官至顺义县教谕。该书乃作者自雍正五年(1727)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积三十年之功而成,因其成于顺义县,

  • 工部修辑军器则例

    六十卷。清刘权之等奉敕撰。刘权之,清大臣,嘉庆十六年(1811)授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是书于当年七月告成。其卷一至卷八为盔甲作法;卷九为衣帽作法,卷十、卷十一为帐篷作法,卷十二为器械作法,卷十

  • 小雅

    见“小尔雅”。

  • 耄余杂识

    一卷。明陆树声(详见《汲古丛语》条)撰。此书成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书首有陆树声于万历十八年(1590)所作的叙,当时陆树声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了,又因此书为其杂抒所见,所以取名为《耄余杂识》

  • 朔州志

    十二卷。清汪嗣圣修,王霭纂。汪嗣圣,湖北江陵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雍正三年(1725)任朔州知州。王霭详见雍正《朔平府志》。志创修于明弘治年间州守李邦直,嘉靖、万历两朝皆有增修,惜版籍久已

  • 泰西水法

    六卷。意大利熊三拔(1575-1620)撰。熊三拔,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万厉三十四年(1606)来中国传教。曾跟从在华耶稣会士领袖利玛窦学习汉语,并帮助徐光启等翻译行星说,制造一些取水蓄水器等

  • 青雨草堂稿

    四卷。清高采(生卒年不详)撰。高采,字琴泉、自号庸斋,辽宁铁岭人。嘉庆举人。久困礼部试,曾佐四川军幕,因失意于上司,旋归,晚年贫病。高采早慧,六岁能诗,十岁即有佳句,如“落霞红到地,青草碧露天。”“流

  • 扫余之余

    三卷。附《归涂闲纪》一卷。明刘锡元撰。刘锡元,字玉受,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五(1607年)进士。官至贵州提学佥事。是书第一卷《庚夏七发》,记其泰昌元年(1620)夏病疫事;第二卷

  • 孙子

    一卷。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此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生卒年不详,约与孔子同时代。孙武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

  • 辨隐录

    四卷。明赵凤翀撰。凤翀字文举。事迹爵里不详。曾官至知府。该书乃归田后所作,主要记古人隐居事迹。书分七门,曰龙隐、高隐、智隐、神隐、石隐、痴隐、仕隐。该书强生分别,殊无义例,有时甚至白黑不分,任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