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笥山房文集

石笥山房文集

六卷。《补遗》一卷。《诗集》十一卷。《诗余》一卷。《补遗》二卷。《续补遗》二卷。《年谱》一卷。清胡天游(1696-1758)撰。胡天游,字稚威,一字云持,一名騤,曾改姓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雍正七年(1729)副榜贡生。乾隆元年(1736)入都应博学鸿词试,丁忧不赴,次年补考,以病罢试。又次年中顺夫副榜,考授州同衔,但迄未选官。十余年后,应举经学,又为忌者中伤而废。终生落拓,最后客死太原。胡天游工诗歌,兼工古文,尤擅骈文。一生贫困,抑郁不平。其五言古诗《烈女李三行》,可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媲美。其诗歌大抵取径于韩愈、孟效,雄奇拗涩。如古诗《龙钟》、《槐柏》、《将登华岳》乃近体诗《晓行》等,皆为佳作。金天翮《答樊山老人论诗书》曾曰“天游傲诞,洞精骇瞩。”风格与诗风相近,互为烘托,相得益彰。齐召南序曰:“言诗文工且敏,磊落擅奇气,下笔惊人,骄挺纵横,不屑蹈常袭故,雄声瑰伟,足与古作者角力,必首推山阴胡子稚威”。本书先后有清嘉庆、道光、咸丰等几种刻本,均为后人所编。各版本内容递相增益,以咸丰二年(1852)重刊本最为完备。该本收文集六卷,有赋、拟表、拟奏、拟颂、序、记、启、书、碑碣、铭、杂著、祭文、哀辞、墓志铭、传附等一百余篇;补遗一卷,有论、记、铭、序、书、传等十余篇;《诗集》十二卷,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言排律、五绝、七绝、杂体诗等九百余首,卷十二为词,有六十余首;《补遗》为上、下二卷,有一百余首;《续补遗》为上、下二卷,有三百余首。集中《文集》、《诗集》卷次各为起讫,卷首均有总目。诗歌都分体排次,共一千四百二十首。卷首有新旧各本诸家题序及所撰胡天游《哀辞》、《传》、《年谱纪略》及小像等,卷末俱有跋语。本书为清咸丰二年(1852)重刻本。后在民国间有铅字翻印。

猜你喜欢

  • 胜朝彤史拾遗记

    六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记载明代后妃事。毛奇龄初得其父所藏《宫闱纪闻》一书,后参与编纂《明史》工作,分撰天顺、成化、宏治、正德四朝《后妃传》,又搜集到《实录》等资料。《明史》完稿后,遂将入

  • 胡梅林行实

    不分卷。明胡桂奇编。胡桂奇,绩溪(今属安徽)人,生卒仕履均不详。兵部尚书胡宗宪之子。宗宪别号梅林,在明代平击倭寇中建有大功。《胡梅林行实》主要记载宗宪一生事迹,尤重于平倭之功。然因该书出于宗宪后人之手

  • 东白集

    二十四卷。明张元祯(1437-1507)撰。张元祯,(一名元徵),字廷祥,号东白,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授编修,参与修明英宗实录。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进春坊左赞善,累官至

  • 朱子诗义补正

    八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一说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清朝著名散文家。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会试中试,以母病未预殿试。乾隆元年(1736年

  • 太仓直隶州志

    四十卷。清吴承潞修,叶裕仁等纂。吴承潞,曾任太仓知州。叶裕仁,邑人。光绪二年,太仓知州吴承潞设立志局,延聘名流,据《嘉庆志》为底本,参考前志,并搜罗里志之可摘者,重纂太仓直隶州新志。后因嘉定、宝山、崇

  • 文起堂集

    十卷。明张献翼(?-1601)撰。其生卒里籍详见《纨绮集》。是集凡十卷。其中赋一卷,诗六卷,杂文三卷。其诗文多参以俳偶。张献翼虽与李攀龙笔札往还,而与皇甫涛则尤契。《四库全书总目》则称“其含咀魏、晋,

  • 中原音韵

    二卷。元周德清撰。周德清字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生卒年均不详。本书成于泰定元年(1324),原本不分卷帙;所说二卷,是清乾隆间编定《四库全书》时,按书中中原音韵起例以下列诸部字数、正语作词起例下列

  • 韬略世法

    十二种,十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该书所收均属兵家类著作。盖明末时鉴于文辞日浮、武备日弛,边疆战事日益紧急,于是明政府决定士子加习武备,科举考试也相应增加此类内容。《韬略世法》即为适应当时形势而编辑。目

  • 云台山志

    十八卷。清谢元淮撰。谢元淮,字默卿,湖北松滋人。云台山在江苏海州东北四十里,又名郁州山、都州山、苍梧山。其山清幽秀丽,且地处江北要枢,为淮之重镇。《云台山志》道光十七年(1837)刻本,共十八卷。卷首

  • 皇明四夷考

    二卷。明郑晓撰。郑晓(1499-1566)。字窒甫,号淡泉,明代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进士,授职方主事,累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总督漕运,熟于边疆掌故,征讨倭寇,颇有声名。以知兵,改石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