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甘露园长书

甘露园长书

六卷。短书 十一卷。明陈汝锜(生卒年不详)撰。陈汝錡,字伯容,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嘉靖中由贡生官建阳县训导,在官一年而卒。陈汝锜学问渊博,他不但长于谈禅,而且也喜欢论史。著有《周书》一百九十卷,但今已失传。另有《甘露园长短书》等。陈汝錡在书首自序中说:“文之有首尾,稍纡徐曲折者,为长书。其边幅稍狭,辞不加纯缘,若语录说家之类,为短书。”甘露园是他读书的地方,因此把他的著述称为《甘露园长短书》。《长书》六卷,对于经、史及古今人物各为论一篇,其中多纵横之辞,持论也多纰谬。如论宋和议,认为李通归附,韩常、王镇、崔庆等人乞降,皆为金兀术暗中指使,而岳飞不悟,偶以班师,故不舆尸返耳。又斥胡铨封事为欲使其君为无父无母之人。又论张巡遮蔽江淮,食人以守,死不为功。又作“史谤”十九条,专力为王安石辨冤。其中辨王安石排滕甫、贬吕惠卿事皆引《东轩笔录》以证之,而《东轩笔录》的作者是曾布的妇弟魏泰,此人倾险无行,所作《东轩笔录》及《碧云騢》,皆党邪丑正,颠倒是非,不可以据为公正。《短书》议论多而考证少,也间记一些时事。其中卷一卷二为《壁观语》、《后壁观语》,全似禅家的语录,卷三以后讨论古今杂事。如记明武宗之荒淫无道,亲征宸濠至定州,诏有“着御史方凤精选寡妇四十人,倡妇四十人,以供旦夕之弄。”“收买乐工邹英等子妇二十人,为义男义妇,各立卖身文契,仍以方凤为中人。”这些均是《明史》及通纪、宪章等俱未收录,史书脱漏者,有一定史料价值。此外还有关于明朝皇后所用的首饰以及万历间的织造情况的记载。如:“浙杭春运袍服两共二千四百余匹,陕西抚院贾待问疏称‘该省应造万历二十五年龙凤袍共五千四百五十匹,额设机五百三十四张,该织匠五百三十四名,挽花匠一千六百二名;新设机三百五十张,该织匠三百五十名,挽花匠七百五十名,挑花络丝打线匠四千二百余名;举一省而他可知也。又于某县派染绒乌梅三千余斤,举一县而他可知也。即九重贵倨,非贫措大所敢知;然一岁合用几何,一省所派猥多。如是每疑汉文帝身服浣濯,集上书囊为殿帷,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定虚语也。”由此可以窥见明代官营手工业制造的频繁和给人民带来的骚扰。当然也有一些内容失之佻巧,大有明代小品之风气。如其论“入定”、“苦行”诸条,则全入于外道,更笃信轮回之说,且历引古事加以证明。并且认为刘基是北斗六星,王守仁为南安上座,甚为荒渺不经之谈。陈汝锜死后,其族侄陈邦瞻为其刻的《短书》,并将其内容删汰十分之一。后其同里人刘原人认为陈邦瞻删汰太过,又据原本为之补刻。刘原人在刻书凡例中说:“司马公(指陈邦瞻)刻《短书》,删有十之一,余细细求之,大都司马公胆较小耳;其胆之小,以官之大也。”此书有明刊本及康熙间刘原人补刻本。

猜你喜欢

  • 巴塘志略

    二卷,清钱召棠纂修。钱召棠,曾任巴塘粮务嘉善。巴塘为蜀极边,其地粮务为清代置官之始。巴塘有志始于是篇。《巴塘志略》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钞本。二卷。按目曰例言、曰通道、曰疆界、曰舆图、曰山川、曰

  • 成均讲义

    无卷数。清孙嘉淦撰。孙嘉淦详《春秋义》条。此书是嘉淦任国子监祭酒时所作,目的在于阐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义。书中格外推崇朱子格物之说,认为欲致知、诚意、正心,必自格物始。又以为读书不过格物之一途,作

  • 春秋四传诂经

    十五卷。清万斛泉(1810-1904)撰。斛泉字清轩,兴国州(今江西兴国)人。历主讲汉阳崇正书院、上海龙门书院、兴国叠山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赏五品衔,三十年(1904)去世,年九十五。他鉴于

  • 铁桥漫稿

    十三卷。清严可均(1762-1843)撰。严可均,字景文,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官建德县教谕。后引疾归里。可均精文字学,著述宏富,编辑古籍甚丰,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贵耳集

    一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共三卷。南宋张端义(1179-?)撰。张端义字正夫,自号筌翁,郑州(今属河南)人,居于苏州(今属江苏)。曾师事项安世,与杨简、陈埙、魏了翁关系密切,多受其影响。端平(12

  • 后四声猿散套

    不分卷。清桂馥(1736-1805)撰。桂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选云南和平县知县。精通小学,以毕生精力研治《说文》,曾取《说文》与诸经之义相互疏证,著成《说文义

  • 说文部首六书例读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是书系依六书分析《说文》部首之作。卷首列许氏《说文自序》并节录许氏《后叙》,次为绪言、目次,正文是《说文》部首分析,依六书分类,每类之中又分若干类

  • 断肠词

    一卷。宋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撰。淑真自号幽栖居士,浙江海宁人。其生平详见《断肠集》(辞目)。是集前有“纪略”一篇,称为“文公侄女”。但朱熹自为新安人,流寓闽中。考年谱世系,亦别无兄弟,疑依附

  • 易牙遗意

    二卷。明韩奕撰。韩奕,字公望,号蒙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韩氏幼年端重慎言,博学工诗,好游山玩水,继父业行医隐居,不愿做官。著作除《易牙遗意》外,还著有《韩山人集》。《易牙遗意》主要记载

  • 填词名解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毛先舒字稚黄,一名骙,字驰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即能诗,与陆圻、柴绍炳、吴百朋等人相倡和,时称“西泠十子”。著有《声韵丛说》、《思古堂十四种书》等。本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