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潜虚

潜虚

一卷,附《潜虚发微论》一卷。宋司马光(详见《温公易说》)撰。《潜虚》是拟《太玄》而作。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此书以五行为本,五行相乘得二十五,两之二十五为五十,卷首有气、体、性、名、行、变、解七图,各图或有辞文,或无辞文,缺者为未完之作。据朱熹跋张氏《潜虚图》,谓范仲彪家多藏司马光遗墨,曾向他示以《潜虚》别本,所缺之文甚多,别人问范仲彪为什么缺文很多,范氏说温公晚年著此书,未竞而卒,故所传止此。朱子还说,近见泉州所刻,无一字之缺,开始很惊疑,读至刚行便知是赝本,非司马光旧作。据晁公武所言五行相乘为二十五,两之为五十之说,而今本实为五十五行,《四库提要》称其中五行是后人所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则认为是张行成取缺本所补缀。并且认为全书皆伪。然此书虽未必出于司马光之手,或非司马光原作,而其书流传广泛且影响颇深,实为后世学者了解宋人关于术数学研究的可参之作。后附《潜虚发微论》,是宋张敦实所撰。张敦实,字炳文,婺源(今属江西省)人,曾官至左朝奉郎监察御史。其所撰《潜虚发微论》,宋代就已附刻于《潜虚》之后。其著以《发微论》为总论,继之以《玄以准易虚以拟玄论》、《气论》、《体论》、《性论》、《名论》、《变论》、《行论》、《命论》、《蓍论》诸篇。要旨发司马光考前古兴衰得失之言,认为是笔学心学之论。《四库提要辨证》作者余嘉锡对此详加考证,认为《发微论》十篇之中,其八篇都是窃自张汉的《辨虚》一书。虽此书不无剽窃之嫌,然其成书早,流传广泛,对后世学者研究《潜虚》一书,实助一臂之功。现存《范氏奇书》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綦江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宋灏修,罗星纂。宋灏,花县人,曾任綦江县知县。《綦江县志》道光六年(1826)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卷首为序、纂修姓氏、凡例、城图、舆图、五里图。分为:卷一,星野、沿革、城池、公廨。卷

  • 翟子元易义

    无卷数。辑佚书,翟子元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解》中。翟子元魏晋间人,生卒事迹不详。荀爽《九家集解》有“翟子玄”,不详何人,作有《易》义。张惠言称:李鼎祚《周易集解》有“翟元”,概即子玄。马国翰则

  • 春秋列女图考

    一卷。清王廷钊撰。廷钊字镜航,济宁(今山东济宁)人,著有《晋八王易知略》、《汉元后本纪补》等书。清人陈厚耀曾著《春秋世族谱》、《春秋长历》,对春秋列国兴废、姓名谱系考证綦详。王廷钊认为《春秋》褒贬,如

  • 拜石山巢诗钞

    八卷。清陈光绪(生卒年未详)撰。陈光绪,字子修,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其事迹不详。卷首牛坤序称:“予偶游济南于广座中,见陈石生司马爱其书味盎然无风尘气,询之同人,知为循吏而不知其为诗。及投予游龙洞佛峪

  • 河防疏略

    二十卷。清朱之锡撰。朱之锡(1623-1664),字孟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人。顺治进士,历任过编修、宏文院学士、吏部右侍郎等职。顺治末任河道总督,塞黄河山阳决口,开董家口淤沙。上治河十事条陈,得允准实

  • 周易井观

    十二卷。清周大枢撰。周大枢字元木,号存吾,山阴人。乾隆十七年(1752)举人,官任平湖县教谕。此编论天地之数,认为与大衍相符,一定是汉儒递相传授而到郑康成。因此古来说易并无先天八卦,故不取邵子所传图位

  • 六书千文统要

    二卷。清胡正言(约1584-1674)撰。正言字曰从,广东海阳(今潮安)人。仕明,官武英殿中书舍人。是书卷首有序,不著撰人姓名。次录周兴嗣《千文》原文。次列李如真《篆法偏旁正讹歌》,以篆隶相间书之。次

  • 尚书今文新义

    二十九卷。清廖平(1852——1932年)撰。廖平原名登廷,字季平,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人,清末民初经学家,光绪十五年进士,曾任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教职。廖平治经,早年受王闿运影响,专治今文学,后来又讲

  • 水地记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今屯溪)人。因家计贫寒,年轻时曾做过商贩,又教书为业,并就学于江永,深受其影响,奠定了日后学术基础。乾隆二十七年(1762),为避仇家陷害

  • 左氏博议拾遗

    二卷。清朱元英(1660-1713)撰。元英字师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进士。著作除《左传博议拾遗》外,尚有《助语小品》、《夏云存稿》、《虹城子集》、《诗学金丹》等。《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