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

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鸠摩罗什(343-413),汉语意译为“童寿”,略称罗什或什,龟兹人。原本为印度婆罗门族,生于龟兹,随母七岁出家,十二岁即在龟兹升座讲《转法轮经》。才智过人,明大乘佛学。五十八岁时(402)被姚兴迎请入长安(今西安),礼以“国师”。并于同年,应姚兴之请,住逍遥园西明阁,从事译经历十一年,至弘始十五年(413)卒。所译出经论三百余卷,第一次系统介绍了大乘性空缘起学,运用达意法,“自信诸译所传非谬,可供后世流通”。并带出一大批教界高僧,罗什门人号称三千,后世有“四杰”、“八俊”、“十哲”之称。罗什于中国文化贡献颇大,与真谛、玄奘、不空(另一说为与真谛、玄奘、义净)并称为中国“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所译《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主要内容分别是:1.《佛说阿弥陀经》、简称《阿尼陀经》,是叙说阿尼陀佛净土功德庄严而劝念佛往生的经典,是佛无问自说的经、净、土三经之一。主要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令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染不乱,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共有三种汉文译本,即鸠摩罗什译本;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本,今佚;唐玄奘译本。满文译本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书成于清乾隆中叶以后。2.《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原附于阿弥陀经不思神力传,计五十九字,一十五句。主要内容是叙龙树菩萨梦中感此咒,耶舍三藏诵此咒,天平寺秀法师口授此咒,言人能诵此咒,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保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了时,可任运往生,免苦、轮回受灾难。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旧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罗什译本。亦称《心经》。所旨义理在于发挥菩萨三三昧相应行中以空相应为第一,行空相应的菩萨即不坠二乘,而可严净佛土,成就有情,疾得无上正等正觉。依此义,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空相应行,进而说由空无所得为方便,遣五蕴执,契证实相。全经结构是,一先明能观智,即深般若;二辨所观境,先以得涅槃果,次得菩提果。阐明诸佛皆依深般若观慧相应无所得实相,而得一切智智之义。明般若一出,可除世间一切苦。经未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多,以为大神咒,大明咒等。此经译本很多,既有汉、满、蒙藏文译本,亦有英、日文本。现《佛说阿尼陀经》常见版本是大藏本。《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常见于《龙藏》贞字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常见于《龙藏》翔字函。

猜你喜欢

  • 皇清经解续编

    一千四百三十卷。清王先谦(1842-1918)编刊。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四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讲、侍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等官。所著有《东华续录》、《荀子集解》、《汉书补注》、《庄子

  • 雍音

    四卷。明胡缵宗(1480-1560)撰。胡缵宗初字孝思,后改世甫,号可泉,自号鸟鼠山人。甘肃秦安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翰林检讨,出嘉定判官,累历右副都御史,因事下狱。后释归。著有《安庆府志》

  • 景詹訚遗文

    不分卷。清姚谌(1835-1864)撰。姚谌字子展,一字则明,又名宗诚。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十四试诗古文词即有法度。十八补诸生。始后弃举业治经史,旁及九流百家之学。二十五举于乡。尝谓闻学必本诸经,通

  • 诗伦

    二卷。清汪薇辑。汪薇字辱斋,广东新安(今宝安)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谁谓诗之作非以明伦,而伦之外又别有诗呢?”作者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五伦为纲而采其诗之有合于此者辑为一编,略为批示

  • 濯缨亭笔记

    十卷。明戴冠(详见《礼记集说辨疑》条)撰。此书为戴冠杂记见闻之作,书末附载辨物、字义。初名《随笔类记》,后由都穆改题《濯缨亭笔记》,因戴冠自号濯缨而得。书首有嘉靖二十六年(1547)陆粲作的序,后有华

  • 汪刻隶续

    二十一卷。宋洪适撰。清汪日秀校刊。参见《汪刻隶释》。是本刊于汪氏校刊《隶释》之次年,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当时汪氏跋于卷末,谓是本乃据金风亭长藏抄之本校以近刻而成。所谓近刻,系朱彝尊据范氏天一阁

  • 刘清惠集

    十二卷。明刘麟(1474-1561)撰。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寓居湖州,与吴婉、施侃、孙一无、龙霓结苕溪社,号为“苕溪五

  • 乐学轨范

    九卷。朝鲜成伣等撰。伣字磬叔,号慵斋,天顺进士,聪秀好学,为官清正。成宗时奉敕删定乐书,拜礼曹判书,著述颇多,《乐学轨范》为其中之一。此书前有作者自序,后有李廷龟跋,共分九卷:卷一为音调律吕诸图说,皆

  • 禹城县乡土志

    不分卷。清王汝汉修,张青莲纂。王汝汉,广州人,光绪末年任禹城县知县。张青莲,邑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奉饬各县邑,编纂乡土志。以备初级科之用,前任知县,更调频繁,未遑措意,而限期已迫。王汝汉乃择

  • 半亩园丛书

    三十种,二百五十九卷。清吴坤修(1816-1861)编。吴坤修字竹庄,江西新建人。著有《三耻斋集》。丛书所收古今著作以经世致用为其原则,如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二卷、清刘应棠《梭山农谱》三卷、宋董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