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湘山志

湘山志

①五卷。清徐泌修,谢允复纂。徐泌,字鹤汀,浙江衢州人,康熙十九年(1680)任全州知州。谢允复字文山,广西全州,孝廉,官参议道。湘山,位于广西全州县西部。清以前,湘山麓有唐至德间修建的湘山寺(今毁),及飞来石、洗钵泉、妙明塔、石雕群兽等古迹名胜,是华南地区著名的佛寺胜地之一。康熙中,知州徐泌,以州有湘山寺,祀无量寿佛,率郡人谢允复等考佛出身本末,并山水、古迹、艺文,辑为此书。志成于康熙二十年(1681)。《湘山志》康熙二十年刻本。全志共五卷,卷首二序,卷一星野(南宫朱鸟七宿图、轸宿图、轸宿布天歌、右俱翼轸正占、右俱荆楚附占)、图考(山水总图、湘山刹院图、覆釜山胜迹图、境内寺院总图)、因缘、镜象(圣体、坐容、发髭、齿古、手足、舍利、毫光、真衣、锡杖、竹杖)、灵应,卷二佛宗,卷三敕封、古迹、岩泉、塔院、田赋、僧正、名僧,卷四艺文(含古塔记、湘山祖师行状、湘山无量寿佛记、舍利碑记等),卷五吟咏(录历代吟咏湘山寺诗词数百首)。此志是目前广西流传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寺庙志,详细地记述和考证了湘山寺名刹的历史沿革和周围山水景物、古迹、艺文,以及佛祖全真和尚的生平等。② 二卷。清张澹烟撰。张澹烟,号湘源逸士,广西全州人。《湘山志》咸丰三年(1853)重修本,共上、下二卷。卷上,首佛祖因缘,次湘山灵应、次湘山胜迹、次湘山岩泉、次湘山塔院。卷下,首碑记、次诗、次湘山八景。湘山以湘山寺而名于世。故兹篇叙湘山寺最详。其考曰,湘山寺为释全真所居。释全真者,湖南彬州资兴县程水乡人。于唐至德元年,选胜安禅,卓锡栖止。初结茅庵曰净土院,至宋改为景德寺,反又改名为湘山寺。全真化于咸通八年,享腊一百六十天,人呼无量寿佛。兹篇重在盲全真事,故又名寿佛志。他条所载,则多无可取,而尤以八景条为最差。其所谓八景者,柳山寸月、湘峡归云、盘石冰泉、华峰霁景、龙洞清溪、砻崖飞瀑、合江晓涨、赤壁秋澄。拼凑而成,无一堪称为景者。

猜你喜欢

  • 玉搔头

    清李渔(详见《闲情偶寄》)撰。此剧写武宗将朝中之事委托于许进父子,而与江彬微服到大同。临幸妓女刘倩倩,假名威武将军。临别,以玉搔头做为信物,回来途中把它丢失了,为威武将军范钦之女所得。当武宗遣内侍去迎

  • 诗辨坻

    四卷。清毛先舒(1620-1688)撰。生平详见《声韵丛说》条,是编评历代之诗,首为总论,依次为经、逸、汉至唐、杂论、学诗经录、竟陵诗驳议,最后以词曲压卷。“坻”者,取扬雄“所作方言如鼠坻之与牛场,用

  • 教要解略

    二卷。意大利高一志(详见修身西学)撰。《教要解略》是一部耶稣教类之作,此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撰述天主、圣母、十诫、信经、三位一体、七圣事。下卷撰述形神哀矜之行十四端,真福八端,罪宗七端,向天主三德,四宗

  • 说文职墨

    三卷。清于鬯撰。参见《说文校书》。“职墨”犹言笔记、札记。是书持论虽不甚高,但亦有所发明,对于段玉裁、桂馥、严可均、王筠诸家之说偶有补正。例如:“从‘隹’与从‘鸟’之字同偏旁者皆同字也,段氏力辨‘雁’

  • 东塘集

    二十卷。宋袁说友(1140-1204)撰。袁说友,字起严,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累官四川安抚使。嘉泰中,官至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说友学问渊博,留心典籍。官四川安抚使时,曾命

  • 泰律篇 外篇

    共六卷,各三卷。明葛中选撰。中选字见尧,河西(今云南通海)人,充苑马卿。好谈音律,著《泰律篇》凡三卷。卷首有明万历焦竑及董应举二序。此书由字音以求合律,分专气音、专气声、直气声音定位等。其论专气音,谓

  • 论语颜氏说

    一卷。刘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延之字延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今有《颜光禄集》辑本。子、史、志都未言及颜注《论语》。只皇疏

  • 寒山帚谈

    二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有赵宦光(生平详见《说文长笺》)撰。此书本在《说文长笺》之中,后析出单行。其《说文长笺》穿凿附会,引据疏漏,尤为后世小学家所讥。但《寒山帚谈》一书则为书家所重,上卷共四篇,一

  • 圭塘款乃集

    二卷。元许有壬(1287-1364)等撰。许有壬字可用。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官至御史中丞,中书左丞。同见《至正集》)等撰。至正八年(1348),许有壬既致仕归,以赐金得康

  • 定边纪略

    不分卷。清不著撰人。传钞本。目录如下:首为疆域,次城垣,次庙宇,次召庙雪山,次祭祀,次衙署,次官制兵额,次统辖、外藩,次管辖四至,次办公衙门,次内阁,次军台额设,次军台地名,次年例奏章,次条陈,次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