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泾野子内篇

泾野子内篇

二十七卷。明吕楠(1479-1542)撰。吕楠字仲木,号泾野,高陵(今属陕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第一名。授翰林编修。因忤宦官刘瑾,以病告归,瑾败,起为原官。嘉靖三年(1524),以议礼得罪,下诏狱,降为解州判官。后历任南京考功郎中、尚宝司卿、南京太常寺少卿、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等职。他师事薛敬之,接河东薛瑄之传。其学以穷理实践,躬行礼教为本,集关学的大成。著有《周子钞释》、《张子钞释》、《二程子钞释》、《朱子钞释》、《四书因问》、《周易说翼》、《小学释》、《泾野诗文集》等书。此书为作者的讲学语录汇编,由其门人辑录整理而成。包括《云槐精舍语》二卷,《东林书屋语》一卷,《端溪问答》一卷,《解梁书院语》一卷,《柳湾精舍语》二卷,《鹫峰东所语》十二卷,《大常南所语》、《附邵伯舟中语》三卷,《太学语》二卷,《春官外署语》二卷,《礼部北所语》一卷。多以吕楠与诸生问答的形式记录下来,所论一以程朱为归,斥王守仁“良知”学之非。如他在书中认为,所谓“知”,即从闻见之知,以通德性之知,但事事不放过而已。穷理,不可能事事物物皆要尽穷,故谓只一坐立之间,便可以格物。所谓“求放心”,或放心于贷利,或放心于饮食,或放心于衣服,或放心于宫室,或放心于势位,其放心各有不同,如果人各随其放处收敛之,便是为仁。此书基本上概括了吕楠思想学术的精华,是研究吕楠学术观点的重要文献。有嘉庆三年(1524)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左传补疏

    五卷。清焦循(详见《易章句》)撰。清代治《左传》学的学者很多,如洪亮吉、李贻德、臧寿恭等人辑录汉魏古注,顾炎武、惠栋、马宗梿、姚鼐、沈钦韩等人为《左传》作补注,万斯大《学春秋随笔》,惠士奇《春秋说》,

  • 异苑

    十卷。南朝刘敬叔(?-约470)撰。刘敬叔,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时,初任中兵参军,义熙十三年为骠骑将军刘道怜参军,后为刘毅郎中令,因事得罪刘毅,被毅奏告,免官。宋元嘉三年为给事黄门郎,太始中去世

  • 书传疑纂

    八卷。清戴钧衡撰。本书没有序例,对于蔡沈的《书集传》以及与之相左的诸家之说,戴氏感到疑而未安的,则援引他说以证之,有些地方则直陈己见,以求其是,补《书传补商》之不足。比如其中解说“肇十有二州”,认为分

  • 论语师法表

    一卷。清宋翔凤(详见《论语郑注》)撰。是书列表以明《论语》传授之源流,首分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目,传古传齐传鲁者,分列各目,张禹习鲁兼齐,总括齐鲁二目,郑玄兼取三家之长,郑沖、何晏混合三家,徐遵明

  • 瑶草轩诗钞

    一卷,《浣香阁遗稿》一卷。清闵肃英(生卒年不详)撰。肃英字端叔,江西省奉新县人,南城兵马司指宋鸣珂妻。工文词,尤精笔札。《瑶草轩诗钞》一卷辑诗十二首,今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嫏嬛别馆刻《国朝闺阁

  • 眲亭知见传本书目

    十六卷。清莫友芝撰。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号眲亭,又称郘叟,贵州独山人。自幼好学,又喜藏书,后因屡试不第,遂绝意功名,出京南游,著述颇多。其对所知所闻古籍版本时有记录,经后人莫绳孙整理

  • 论语周氏义说

    一卷。魏周生烈(生卒年未详)撰。马国翰辑为一卷。周生烈,魏初征士,本姓唐,字文逸。敦煌人。周生烈《论语》著述《经典释文》、隋唐志并不著录。马题为义说,是据何晏序文,无确证。何氏《集解》,采孔安国、包氏

  • 读书丛说

    六卷。元许谦(1199-1266)撰。谦字益之,晚号白云老人,学者称白云先生。江浙省金华(今属浙江省)人。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谦自幼勤奋好学,于书无所不读,延璠初,居东阳八华山讲学,从学者多至千余人

  • 苕溪渔隐丛话

    一百卷。宋胡仔(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胡仔,字元任,安徽绩溪人。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知晋陵县。后卜居湖州,号苕溪渔隐。是书为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阮阅《诗话总龟》取材芜杂,体例亦欠

  • 文筌

    八卷。附《诗小谱》二卷。元陈绎曾(约1329年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文说》辞目)。是编分古文小谱、四六附说、楚赋小谱、汉赋小谱、唐赋附语五类,体例繁碎,大抵妄生分别,强立名目,殊无精警。诗小谱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