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泰州志

泰州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有庆、刘铃等修,梁桂等纂。王有庆,天津人,道光四年任泰州知州,六年复任。刘铃,安徽怀宁人,道光七年任泰州知州。梁桂,江苏江浦县人,廪贡生,嘉庆二十三年(1818)任泰州学政,道光元年复任。道光四年(1824),王有庆知泰州事始设公局,延邑中宿学纂修此志,不数月,奉委北行监收海运。次年,陈道坦继任知州继修,又以母忧去任回籍。刘铃摄州后克终其事,凡越三年乃成。卷前有序、凡例、职名。卷首为泰州四境图、城池图和水利图;卷一建置沿革(星野附、祥异附);卷二疆域(乡都附、庄镇附);卷三山川;卷四河渠;卷五风俗、物产;卷六城池(街市坊巷附);卷七公署(义局附);卷八学校(书院附、义学附);卷九赋役(蠲赈附、前明马政附);卷十军政(驿站附);卷十一盐法;卷十二祠祀(坊表附);卷十三至十四秩官表;卷十五至十六选举表(封荫附);卷十七事略;卷十八寺观;卷十九古迹、冢墓;卷二十名宦;卷二十一至二十七人物(儒林、忠节、孝友、仕绩、文苑、笃行、隐逸、艺术、流寓、释道);卷二十八至二十九列女;卷三十至三十三艺文;卷三十四金石;卷三十五杂志;卷三十六旧序。此志续自雍正州志。其体例比雍正州志较为严整,内容也较详明适当。专设金石一目,汇集有关地方文献资料。乾隆三十三年(1768),析泰州属地置东台县,故分县后的东台人物事迹不录。此志纂者虽为署州学正梁桂,而董其事者实为州之富室高銮,州人以此志为高氏立传者多至十二卷人,谓为不公。越三载,任钰等仿毛西河《萧山志刊误》之例,纂辑《泰州新志刊谬》二卷,确有不少纠谬辨误、正讹补遗之处,但惟纠人物各传,专攻高氏,挟私泄忿,恐不尽为是非之公。有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胡维藩、朱枚刻本。

猜你喜欢

  • 论语集注训诂考

    二卷。清潘衍桐(详见《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撰。是书为衍桐视学时,命诂经精舍诸生撰写。后经衍桐细加搴采,定为二卷。其中间有援引诸生之说。《朱子集注》有的用古论,有的用诂训,有的以经群诸子转相证明。潘氏

  • 程仲权诗集

    十卷。《文集》十二卷。明程可中撰。程可中,字仲权,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是集每体为一卷,每卷不过数页。其六言律、七言排律及赋、颂诸体,甚至以一首为一卷。编次殊为繁碎,创新处亦不多。四库已存目。

  • 春秋续义发微

    十二卷。明郑良弼撰。良弼字子宗,号肖岩,淳安(今浙江淳安)人。万历举人。该书意在补胡安国《春秋传》的缺漏,对胡安国没有涉及到的《春秋》经义,进一步加以推阐,故得失亦与胡安国《春秋传》相等。今清华大学图

  • 鹤山县志

    十二卷。清刘继纂修。刘继,江西乐平人,举人,乾隆十五年(1750)知县。建县之始,县令黄大鹏纂修志略。刘继莅任,奉直省编志之旨,凡通都会邑,都采辑成书,遂与诸多人士谋修葺县志,复考新会、开平旧志,以黄

  • 方言疏证

    十三卷。清戴震撰。戴氏生平见“尔雅文字考”。戴氏专攻《方言》始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及入四库馆后,取《永乐大典》中《方言》与诸明本勘校,孜孜多年,方始完成,戴氏开创了清代的《方言》研究,功莫大焉

  • 尚书约旨

    六卷。清杨方达(详见《易经图说会通》)撰。《尚书约旨》一书,依《尚书》经文加以训释,其说大体墨守蔡沈集传,而间有异同。其与蔡传之说不同者,亦大多就文句语气而言,鲜能详加考证以纠其误。从著书凡例看,似为

  • 夏小正校注

    四卷。清魏本唐(生卒年不详)撰。魏本唐,字又瓶,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解元,曾任直隶知县,又改就教职。是书依傅崧卿注本,列举诸说,参以己见,并对正文作校订、注释。是书对傅氏以

  • 本棉谱

    一卷。清褚华(生卒年不详)撰。褚华,字文洲、秋萼,上海人。大约生活于乾隆时期。《木棉谱》引用了一些前人对木棉的记述和考证,着重讲述了木棉的种植方法及轧花、弹花、纺纱、织染用具等。《木棉谱》是上海一带种

  • 小维摩诗集

    一卷。清江珠(生卒年不详)撰。江珠,字碧岑,又字小维摩,江苏甘泉(今扬州)人,江藩之妹,侨居吴县的吾学海之妻。清代诗人。另著有《青藜阁集》二卷。《小维摩诗集》为《吴中十子诗钞》其中之一。收入诗一卷,词

  • 绝妙好词校录

    一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郑文焯生平事迹见《清真集校本》。文焯以南宋高词,尽于周密《绝妙好词》一编。惜传写多讹,元刻难见,因详加校订,分别摘录。词有刻本者,则择善而从之。又得《小瓶庐》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