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泰州志

泰州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有庆、刘铃等修,梁桂等纂。王有庆,天津人,道光四年任泰州知州,六年复任。刘铃,安徽怀宁人,道光七年任泰州知州。梁桂,江苏江浦县人,廪贡生,嘉庆二十三年(1818)任泰州学政,道光元年复任。道光四年(1824),王有庆知泰州事始设公局,延邑中宿学纂修此志,不数月,奉委北行监收海运。次年,陈道坦继任知州继修,又以母忧去任回籍。刘铃摄州后克终其事,凡越三年乃成。卷前有序、凡例、职名。卷首为泰州四境图、城池图和水利图;卷一建置沿革(星野附、祥异附);卷二疆域(乡都附、庄镇附);卷三山川;卷四河渠;卷五风俗、物产;卷六城池(街市坊巷附);卷七公署(义局附);卷八学校(书院附、义学附);卷九赋役(蠲赈附、前明马政附);卷十军政(驿站附);卷十一盐法;卷十二祠祀(坊表附);卷十三至十四秩官表;卷十五至十六选举表(封荫附);卷十七事略;卷十八寺观;卷十九古迹、冢墓;卷二十名宦;卷二十一至二十七人物(儒林、忠节、孝友、仕绩、文苑、笃行、隐逸、艺术、流寓、释道);卷二十八至二十九列女;卷三十至三十三艺文;卷三十四金石;卷三十五杂志;卷三十六旧序。此志续自雍正州志。其体例比雍正州志较为严整,内容也较详明适当。专设金石一目,汇集有关地方文献资料。乾隆三十三年(1768),析泰州属地置东台县,故分县后的东台人物事迹不录。此志纂者虽为署州学正梁桂,而董其事者实为州之富室高銮,州人以此志为高氏立传者多至十二卷人,谓为不公。越三载,任钰等仿毛西河《萧山志刊误》之例,纂辑《泰州新志刊谬》二卷,确有不少纠谬辨误、正讹补遗之处,但惟纠人物各传,专攻高氏,挟私泄忿,恐不尽为是非之公。有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胡维藩、朱枚刻本。

猜你喜欢

  • 吴文肃公摘稿

    四卷。明吴俨(?-1519)撰。吴俨字克温,江苏宜兴人,生年不详。登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侍讲学士,刘瑾知其家富有,啗以美官,吴俨峻拒之,遂被罢职,刘瑾被诛,复职,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

  • 三百篇鸟兽草木记

    一卷。徐士俊(1602-1681?)撰。徐士俊,原名翙,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善诗、画,工杂剧,所撰多至六十余种。今存《洛水丝》、《春波影》两种各一本于《盛明杂剧》中

  • 毛诗徐氏音

    一卷。晋徐邈(344-397)撰。清马国翰辑。徐邈字仙民,东莞姑幕(今江苏常州)人。晋孝武帝时经谢安荐举,年四十四岁补中书舍人,迁散骑常侍。常肖改孝武帝手诏诗章,使之行于天下。后复使其授太子经。徐邈著

  • 郁冈斋法帖

    十卷。明王宇泰(生卒年不详)辑。王宇泰,字肯堂(一作名肯堂,字宇泰),号损庵,金坛(今属江苏)人。官至福建参政。王肯堂深于书法,尤其于晋人书法精心深悟,著有《郁冈斋法帖》。该法帖上自魏晋之钟繇、王羲之

  • 水洲文集

    四卷。明魏良弼(1492-1575)撰。魏良弼,字师说,别号水洲。新建(今江西南昌市)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迁刑科给事中,以刚直著名。因劾御史马歇等下狱,还职迁礼科都给事中,以劾张璁,削籍归

  • 衍极

    二卷。元郑构(生卒年不详)撰。郑构,字子经,罗源(今属福建)人,一作莆田(今属福建)人。泰定中官南安县教谕,与陈旅为文字友。著有《衍极》五篇,《衍极记载》三篇,《书法流传图》、《学书次第图》等。《永乐

  • 国雅

    二十卷。《续国雅》四十卷。明顾起纶(约1566前后在世)编。顾起纶字更生,号元名,一作元言。无锡(浙江)人。生卒均不详。累官郁林州同知。本书选录明代洪武至隆庆间诸家之诗。卷首仿钟嵘《诗品》、殷璠《河岳

  • 直木斋全集

    十三卷。清任绳隗(生卒年不详)撰。任绳隗,字青际,号植斋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约明末清初在世。少有才名,年壮气盛,意气超越,读书积学有年,颇称通博,对序言、碑记、奏议、书札一切词章、乐府、长吟、短歌皆

  • 大业拾遗记

    二卷。旧题唐颜师古撰,实则伪托。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说:“本文与跋,词意荒率,似一手所为,而托之师古,其术与葛洪之《西京杂记》,谓抄自刘歆之《汉书》遗稿者正等。然才识远逊,故罅漏殊多,不待吹求

  • 原道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