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山县志

江山县志

①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宋成绥修,陆飞纂。宋成绥,曾任江山县知县。陆飞字解元,仁和(今杭州)人,举人。此志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江山,明有正德、嘉靖、天启三志,清康熙辛已修二次。康熙旧志,星野入地理,演武恤典入建置,其他谬误失当较多。此志则一一订正,体例趋于完备,既佳,搜罗亦富,文亦简明扼要,可称佳志。②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彬、孙晋梓修,朱宝慈纂。王彬,曾任江山县知县。此志同治十二年(1873)文溪书院刻本。全书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立总纲十二门,隶目五十四。卷一舆地志,其目六,为星野、疆里、山川、关津、水利、风俗。卷二沿革志,其目四,为建置、城垣、公署、兵防。卷三食货志,其目四,为户口、赋役、食储、物产。卷四学校志,其目一,为学宫。卷五秩祀志,目一,为坛庙。卷六职官志,其目三,为文职、武职、名宦。卷七选举志,其目四,为荐辟、进士、举人、贡生。卷八恩荣志,其目四,为戚畹、封赠、荫袭、仕籍。卷九人物志,其目十二,为儒林、名臣、忠烈、武功、循良、介节、孝义、文苑、隐逸、书寿、流寓、方伎。卷十列女志,其目六,为节孝、节烈、贞孝、贞烈、孝妇、寿母。卷十一艺文志,其目四,为制敕、奏议、文辞、诗赋。卷十二拾遗志,其目四,为古迹、冢墓、祥异、丛谈。卷末附邑人著述书目及旧志纂修人名、修志告示。此志以纲挈目,大变乾隆宋志体例,凡所采录,亦甚精审。惟邑人著述书目,不以冠之艺文志,而附入卷末,略为失体。

猜你喜欢

  • 适吾庐诗存

    二卷。清陆瞻云撰。陆瞻云,生卒年不详,字蘅矶,浙江海盐人,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陆萤卿之长女,举人沈麟振之妻。清代文学家。在世八十一年。另著有《周易注》。此书有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本。是其子

  • 襄陵县志

    ①十二卷。明宋之韩修,吕调元纂。宋之韩字敬斋,河南武安县人。出身进士,嘉靖四十四年(1565)任襄陵知县。才猷迥异,气宇渊宏,在任期间兴建设,息讼狱,政绩甚良。《襄陵县志》隆庆二年(1568)刻本。此

  • 无求子伤寒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

  • 玉尺经

    四卷。旧本题元刘秉忠(?-1274)撰,明刘基(详见《国初礼贤录》)注。刘秉忠,原名刘侃,字仲晦,后更名子聪,于至元元年(1264)曾拜光禄大夫、太保等职,并更名刘秉忠,《元史》有传记其事迹。刘秉忠精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一卷。清徐大椿(1693-1771)撰。徐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回溪圣人。吴江(今属江苏)人。祖父徐釠曾做过翰林检讨。据说大椿自幼在祖父教导下,精读诗书,考中秀才,但其深恶科举制度的腐败,讨厌利欲

  • 濒湖脉学

    一卷。明李时珍(详见《本草纲目》)撰。李时珍对脉学颇有研究,根据各家论脉之精华,著为此书,以正脉诀之失。此书成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书中前半部分以歌诀形式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

  • 籀经堂经说

    一卷。清陈庆镛撰。庆镛字乾翔,别字颂南,福建晋江人,道光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庆镛不仅疏劾贵近,敢于直言,而且经学亦颇精深。篇中如《生民首章鲁毛异同解》云:“使姜嫄为喾妃,稷为喾子,则周鲁何以特立

  • 飘泉吟稿

    五卷。元朱晞颜(生卒年不详)撰。朱晞颜字景渊。长兴(今属浙江)人。历官平阳州蒙古掾、长林丞、江西瑞州监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飘泉集》四卷,已佚。《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凡诗二卷,诗余一

  • 柞蚕汇志

    一卷。清董元亮(生卒年不详)撰。董元亮,字季友,福建人。光绪末年曾在东北为官,当时的浙江巡抚增韫调他到浙江做劝业道,推广柞蚕生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柞蚕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董元亮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

  • 四子书全言

    六卷。清戴宫华撰。是书为乾隆十年(1745)赵佑所刊。卷首有赵佑《书后》一篇,叙刊书的缘起。是书为赵佑的祖宗赵抃手录,题为西泠戴宫华先生著,名第都无可考。其书博采众说,间及徐肇侗、李卓吾诸人。原本系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