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求仁录

求仁录

十卷。明潘平格(生卒年不详)撰。潘平格字用徵,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其学以求仁为宗,自言直接孟子,不入程朱陆王窠臼。此书共分为七目,一曰《学脉》、二曰《格致》、三曰《性理》、四曰《孝悌》、五曰《读书》、六曰《学问》、七曰《笃志力行》。其书立说大纲,为吾性浑然,“天地万物一体为求仁之宰”。毛文强为其作《小传》。称作者少时念程朱王罗之学,皆不合于孔孟之学,因此竭力参求,始得亲证孔孟之学。《四库全书总目》评其书谓:“然圣门大旨,惟尊德性、道问学二途。平格一概弃置,别辟门径,则所云证孔孟之学者,亦仍流入禅宗而已。”

猜你喜欢

  • 柴氏四隐集

    三卷。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撰。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宋理宗嘉熙年间官太学上舍。淳祐六年(1246)元旦,皇帝下诏求直言,柴望因《丙丁龟鉴》奏百忤权臣贾似道,下狱

  • 上林县志

    ①二卷,清张邵振纂修。张绍振,字惕斋,河南辉县人。岁贡,康熙四十年(1701)任上林知县。旧志修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县令王载南,其书今不易得见。此编知县张邵振康熙间纂修,志成于康熙四十四年(1

  • 海盐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王彬修,徐用仪纂。王彬,光绪二年(1876)任海盐县知县。徐用仪,军机处行走方略馆。海盐县志自明永乐至天启,共修五次,嘉靖以前无可考证,万历中仅存《天启海盐县图经》,此篇是在

  • 孙武兵法

    见《孙子》。

  • 次麓子集

    十二卷。明李锦(生卒年不详)撰。李锦,号次麓,榆社(属山西省)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官宛平县知县。此书虽以集命名,但实际属说部之类,十二卷,三十二门,卷首有李锦自序。序中称“约举经传子史百

  • 通鉴地理今释

    十六卷。清吴熙载撰。熙载原名廷风,字熙载,以字行,号让之,仪征(今江苏仪征县)人。是书释以今地,多采齐次风、戴东原、徐呈伯、董方立、沈子敦之说,对《通览》中所载地名之异同沿革予以考证,指出其今名。熙载

  • 恩晖堂诗集

    七卷。清王藻(生卒年不详)撰,王藻字菽原,南通州(今云南盐津)人。王藻生性豪迈,胸次磊磊,每有所感便发乎诗,故其诗多爽气有逸情。书中有陈奂、杨廷咸丰年间所作序,该集有诗三卷,帖体诗三卷,律诗一卷。其中

  • 片玉集

    四卷。明陈邦科(约1592年前后在世)撰。陈邦科,字俊卿,号警亭,江西高安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河间(今河北省白洋淀一带)府知府。著有《片玉集》。是集凡四卷,包括《阆瀛漫语》一

  • 陈文纪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南朝至陈而终,文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仅阴铿、张正见,文则徐陵、

  • 济南集

    八卷。宋李廌(1059-1109)撰。李廌,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六岁而孤,能自奋力,少学于苏轼,是“苏门六君子”之一。李廌才华横溢,其文章流畅曲折,辩而中理,风格与苏轼相近。苏轼称其“笔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