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柯椽集

柯椽集

一卷。清周宣猷(约1736前后在世)撰。周宣猷字辰远。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选浙江桐庐知县,有政声。迁盐运河运判,以事罢官。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南巡,献诗复原衔。著有《雪舫钞》、《柯椽集》等。此集收杂文五十七篇。骈文及赋亦参错于其间,且无序、跋,似未定之稿,由后人编次成帙。卷末附陈兆仑所作传一篇。据传载,“宣猷尚著有《史断》、《史记难字》、《南北史撷》、《眠云集》、《禾中杂韵》等。”集中还有《风铃余韵自序》一篇,乃其为诗集《风铃余韵》所作之序。然集已不存,仅见其序。宣猷与全祖望,厉鹗相交最契。其文亦受全、厉二人之影响。然终因才力所限,成就不高。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猜你喜欢

  • 李濂医史

    见《医史》。

  • 襄阳府志

    ①八卷,清杜养性修,邹毓祚纂。杜养性,字敬修,奉天沈阳(今辽宁沈阳市)人,拔贡,官襄阳知府。邹毓祚,湖北远安人,官襄阳府教授。宋郡守高菱创修《襄阳郡志》四十卷。见《宋史·艺文志》。其后正德间下荆南道副

  • 诗文原始

    一卷。明李攀龙(1514-1570)撰。李攀龙生平详见《诗学事类》及《李沧溟集选》辞目。但此书自明以来,不闻为李攀龙所作,其观点亦不像李攀龙语。疑亦曹溶掇拾割裂之书,伪题李攀龙名。《四库全书总目》列为

  • 海沂子

    五卷。明王文禄(详见《丘陵学山》条)撰。此书篇幅短小,约万余字。共分五卷,五篇,即卷一为真才篇,卷二为作圣篇,卷三为稽阐篇,卷四为仪曜篇,卷五为敦原篇,篇各为卷,谈古裁今,王文禄以“海沂子”自称,发表

  • 老子解

    ① 见苏辙《道德经解》。② 一卷。清吴鼐(生卒年不详)撰。吴鼐,字大年,江苏无锡人。乾隆(1736)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撰有《老子解》一卷。周朝末期,诸子讲学立说较为繁杂,所见不同,究其旨,都是想以己

  • 诗家直说

    二卷。明谢榛(1495-1575)撰。其生平详见《四溟集》辞目。此书原载其《四溟集》中,称《诗家直说》。后别出单行,题《诗家直说》,也题《四溟诗话》。谢榛论诗,亦有复古主张,但他已认识到本朝诗人学杜甫

  • 郭鲲溟集

    四卷。明郭谏臣(1524-1580)撰。郭谏臣,字子忠,号鲲溟,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授袁州司李,历吏部主事,官至江西布政司参政。著有《郭鲲溟集》。是集为郭谏臣子郭元

  • 巢睫集

    四卷。明曾棨(1372-1432)撰。曾棨为明代诗文作家、书法家。字子启,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永乐二年(1404)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历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少詹事。卒赠礼部侍郎,谥襄敏。他才

  • 王石和文集

    清王珻(约1720年前后在世)撰。王珻,字石和,又字韫辉。孟县(今河南孟县)人。康熙五十九年(1706)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本集无卷数,多为议论文,但所记历史事实虽与正史多有不合,但笔意纵横,颇有气

  • 知新录

    三十二卷。清王棠(生卒年不详)撰。王棠字勿翦,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此书效仿顾炎武《日知录》体例,按类撰编,却不立部目。每论一事立一标题,且博采众家之说,详细考辨,间或阐述个人观点,力求详尽,但所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