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曾胡治兵语录

曾胡治兵语录

十二章。近人蔡锷(1882-1916)辑。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湖南邵阳)人。幼家贫,被当地名士樊这锥收为免费弟子。十四岁中秀才,十六岁入长沙时务学堂。时提倡变法的谭嗣同任学堂总监,梁启超任总教习,蔡深受谭、梁新思想影响。“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遇害,梁启超亡命日本。蔡奉梁启超函,于1889年东渡日本。1902年毕业于陆军成城学校,经日本仙台骑兵第二联队实习后,又于1903年冬毕业于东京士官学校。蔡从日本归国后,先后在赣、湘、桂等地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11年初,调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蔡在云南响应,于10月30日在昆明发难。蔡被推为云南都督。袁世凯包藏祸心,复辟独裁。1913年调蔡锷入京,委以参政院参议等职,加以笼络,蔡极为憎恶,于1915年12月潜回云南,宣布云南独立。“护国”战争胜利后,蔡由于积劳成疾,1916年11月在日本病院逝世,时年34岁。《曾胡治兵语录》是1911年初任云南新军协统时编辑。曾即曾国藩、胡即胡林翼,皆近代湘军首领。蔡到任后,深感军队风气败坏,纪纲废弛,决心加以整顿。遂“分类凑辑”曾胡有关治军用兵的言论,每条“语录”末,皆注明“以上曾语”,“以上胡语”字样。蔡于每章末皆加上自己的按语,以阐发对曾胡言论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此书凡十二章,约一万四千字。篇次为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将材一章,主要论军队高级将领应具备的素质。曾、胡十分重视对将领的选拨,“求将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气,有智略”。蔡锷在章末按语中评曰:“古人论将有五德,曰智、信、仁、勇、严。取义至精,责望至严。西人论将,辄曰天才,则曰天所特赋之智与勇。而曾、胡所同唱者……尤为扼要探本之论”。蔡锷引古述今,比较中西,其军事思想由此可见一端。用人一章,主要论述军中下层军官的选拔。胡氏曰:“营官不得人,一营皆成废物。哨官不得人,一哨皆成废物。什长不得人,十人皆成废物。滥取充数,有兵如无兵也。”尚志、诚实、勇毅、公明四章,皆论将领修养、品质问题。蔡氏对此引申发挥,要求军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大义的信守。严明、仁爱、勤劳、和辑四章,所论均为军队的方略和准则。兵机、战守二章,具言作战谋略。总言之,前十章论选将,整军的问题,后两章专论战略战术。曾、胡治兵的言论经蔡锷精心删选、分类编辑之后,条理更加清晰、思想更加突出,便于人们学习和借鉴。此书成于1911年夏,但流布未广。蔡锷逝世的次年,才由上海振武书局刊行。梁启超为此书作序。后收入《松坡遗集》中。此书的影响很大,1924年,蒋介石增辑《治心》一章,书名曰《增补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教材。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两年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又将此书重印出版。此书的版本极多,不一一备举。最早本为民国四年(1915年),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石印本,今藏云南省图书馆。通行本有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露书

    十四卷。明姚旅(生卒年不详)撰。姚旅,号园客,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共十四卷,其中分核篇二,韵篇三,华篇、杂篇、迹篇、风篇、错篇、人篇、政篇、籁篇、谐篇、规篇、枝笔、异篇各一,

  • 南滁会景编

    十二卷。明赵廷瑞(约1536前后在世)编,林烃又增以《十景图》。赵廷瑞,开州(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林烃字贞耀,闽县(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

  • 圃珖岩馆诗钞

    四卷。清蒋超伯著。蒋超伯,字及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据序称,蒋氏于同治七年(1868)赴广东,不幸染疾。是集即为蒋氏在其养身治病之闲暇所作。因其寝榻寓处为圃珖岩馆,故名之。蒋氏认为“诗律贵细”,并以此贯

  • 唐僧宏秀集

    十卷。宋李(约1258年前后在世)编。李生平见《翦绡集》条。此集所选为唐代僧人诗,自皎然以下共五十二人,共收诗五百首。前有宝祐六年(1258)自序。是选采摭颇富,然而时有失误。如误选《玉台新咏》之诗,

  • 四书字义说略

    二卷。清朱曾武撰。曾武字圊,山东济南人。是书详论字义。有论单字者,如论“学”字、论“天”字之类;有论双字者,如论“君子”、论“鬼神”之类;有论四字者,如论“致知格物”、论“恻隐之心”之类。至于虚字,如

  • 星经

    二卷。佚名著。晁公武《读书志》载《甘石星经》一卷,注曰“汉甘公石申撰”。以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舍恒星象次,舍有占诀,以候休咎。《隋书·经籍志》有《石氏星簿经赞》一卷、《星经》二卷、《甘氏四七法》一卷。该

  • 分类诚斋文脍后集

    十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生平详见《诚斋易传》辞目。是集为杨万里文集。分为三十二类。将《诚斋易传》、《千虑策》中之语摘录为标题,各加批点,刊行于世。据集中注可见此集并非完书。虽刊

  • 易经宗翼

    二十九卷。清默希老圃撰。作者为天门人,姓名不详。此书第一卷至第二十二卷,依通行经传本作注,第二十三卷至二十七卷为筮仪及图说。卷首及卷二十八、二十九为自序、凡例、杂说、补遗。书中分六十四卦为错综二门,以

  • 得意本草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

  • 谕对录

    三十四卷。张孚敬所奉世宗密谕及其奏草。张孚敬初名璁,字秉用,永嘉(今浙江永嘉)人。正德辛巳(1521)进士,历官少师、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忠。孚敬因“大礼仪”受宠遇,嘉靖六年(1527)秉大政,备受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