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文钞续集
四卷。明崔铣(1478-1541)编。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历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宣德间,常熟吴讷有《晦庵文抄》六卷,崔铣以其未备,复为续辑,与吴讷书相辅而行,目录从卷七为始,亦合吴讷书计之。“晦庵”一词,取自宋朱熹《晦庵集》。本书还略释大意于每篇之末。四库已存目。
四卷。明崔铣(1478-1541)编。崔铣,字仲凫,一字子钟,亦字后渠,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历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宣德间,常熟吴讷有《晦庵文抄》六卷,崔铣以其未备,复为续辑,与吴讷书相辅而行,目录从卷七为始,亦合吴讷书计之。“晦庵”一词,取自宋朱熹《晦庵集》。本书还略释大意于每篇之末。四库已存目。
八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这是一部着重阐述岩石的地理学入门书,与《地理质学启蒙》专论气火互为补充,故疑是一本地学著作而为译者析分而成的。《地理启蒙》共八卷,卷一简略论述了地学
初名《文献大成》。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明解缙(1369-1415)、姚广孝(1335-1419)等奉敕编纂。解缙字大绅,又字缙绅。吉水(今属江西)人。洪武进士,为官多次受谪,终死狱
见《卫生易简方》。
一卷。清凌堃撰。凌堃字仲讷,浙江乌程人。此书止于“三载汝陟帝位”,可能传世者为残本。《尚书述》认为,“尧”是唐帝名,上古时期人们质朴而无谥号,只是到了后世,人们加以修饰这才有了谥号。“放勋”是后代史臣
三卷。清程瑶田(1725-1814年)撰。程瑶田字易田、一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清代经学家,曾任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教谕。程瑶田为江永弟子、戴震同学,治学长于旁搜曲证,不为经传注疏所束缚。主要
一卷。附录《诗余》一卷。元张弘范(1238-1280)撰,一名《张淮阳集》。弘范,字仲畴。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官至蒙古汉年都元帅,累赠太师淮阳王。内载诗一百二十篇,词三十余篇。其诗皆五七言近体,虽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般涅槃经义记》是今世所存三本注解《涅槃》本之一,较之法朗集解(即指署名为宝亮集解)本经论未大备,法数或不周;灌顶疏本疏专依台教,重在
三卷。明李经伦撰。李经伦事详《礼经类编》。此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共十章,一为“稽中”,二为“原明”,三为“稽圣经”,四为“原敬”,五为“慎致知之要”,六为“原内外动静之合一”,七为“原诚意”,八为
四卷。清韩泰青(详见《说经》)撰。本书杂辨释、道、老、庄,兼及宋明诸子。主旨偏向陆、王。认为朱、陆两人不相容悦,是由于朱熹表彰周、程太过,而陆九渊却不然。又认为朱、陆及其他宋儒,都曾学禅。又说王阳明力
一卷。作者不详。旧本题西湖居易主人撰,但其人姓名、生卒年代及事迹均不详。《名花谱》一书,前无序,后无跋,其主要内容为杂抄《群芳谱》等书而成。书中共记载各种名花九十二种,并附有“瓶花诀”、“盆种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