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比事参义

春秋比事参义

① 一卷。清潘相(详见《周易尊翼》)撰。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方苞曾撰《春秋比事》,起于王室伐救,终于阙文,共八十五目,事同而书法互异之处加以条例。潘相受北宋学者张载启发,认为《孟子》多与《春秋》相发明,方苞之书又例未尽,于是别作条目,名为《春秋比事参义》:一为鲁僭王礼,二为楚僭王号猾夏,三为晋僭王权,四为王者祐庸典礼之迹之熄,五为王者命德之迹之熄,六为王室讨罪之迹之熄,七为其事则齐桓晋文,八为其文则史。对每一条目都各为论说,大体上采用公羊家及何休的观点。该书收入《潘相所著书·经学八书》中,有清嘉庆四年(1799)刊本。② 十六卷。清桂含章撰。含章字鉴宁,号坤三,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廪贡生,乾隆丙辰荐举博学鸿词。《春秋比事参义》将《春秋》中相近的史事分类排比,后面载列《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之文,并进行论说。作者不主一家之说,对诸传论其是非,择善而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清光绪壬午(1882)杜氏务本堂刊本。

猜你喜欢

  • 四书字迹核

    一卷。清陈瑶宾录。是书专究字迹,虽属无关紧要,但默识者每多混淆。如“后”勿误为“後”,“壹”勿误为“一”,“揜”勿误为“掩”。又如“期”与“朞”,“”与“饥”不可互易。又如“唯”即“惟”,而《孟子》七

  • 见闻录

    八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终身隐居、杜门著述,辞官不荐。诗书画文皆通、名重一时。著述宏当,有《建文史》等三十余种。《见闻录》

  • 畅园遗稿

    十卷。清张迈(生卒年不详)撰。张迈,浙江会稽(今绍兴)人,诸生,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在世。曾为浙江布政使许应嵘、宁绍道台吴引孙、台州知府徐承礼幕宾。张迈爱天台山风景秀丽,买宅卜居,耕读自给,然胸中浩然常

  • 广东诗粹

    十二卷。清梁善长(约1790前后在世)编。梁善长字崇一,顺德(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历宰白水、蒲城,为官清白如水,官至建宁府同知。著有《赐衣堂文集》、《鉴唐诗钞》和《广

  • 房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延烈修,郁方董等纂。杨延烈,字子扬,山东章邱人,进士,官房县知县。郁方董,字小晋,江苏嘉定人,主簿衔。县志,明弘治时教谕陶釜修《房县志》六卷,嘉靖时主簿严光修《房县志》,俱无传本。

  • 寻壑外言

    五卷。清李绳远(1633-1708)撰。李绳远,字斯年,号寻壑,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由诸生入国子监,考授州同知,与弟李良年、李符皆有文名,时称“三李”。著有《獭祭录》五十卷、《正字通补正》二十卷等。

  • 尚书顾氏疏

    一卷。隋顾彪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有《今文尚书音》一卷,秘书学士顾彪撰,《尚书疏》二十卷,顾彪撰。《旧唐书·经籍志》则作《尚书文外义》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又作《尚书古文音义》五卷,《尚

  • 春秋左传诂

    二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清代著名学者,先世居歙县(今属安徽省),后落籍阳湖(今江苏常州)。乾降庚戌(1790)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后因言事谪戌伊犁,

  • 苏山集

    二十卷。明陈柏(1506-1580)撰。陈柏,字子坚,一字宪卿,号苏山,湖北沔阳(今仙桃)人。嘉靖二十九(1550)进士,授兵部主事,历郎中,以忤严嵩外补为以西副使。著有《兄南江阁诗选》、《文选》、《

  • 新宁县志

    ①四卷,清王暠修,李郁、陈份纂。李郁,邑举人。陈份,顺德举人。邑志创始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县令陈元珂,后四次续修。雍正八年(1730)诏修直省通志,檄行郡县,续康熙二十二年(1683)后史事,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