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氏传解谊

春秋左氏传解谊

四卷。汉服虔撰,清马国翰辑。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改为虔,东汉著名经学家,生卒年不详。河南荥阳(今属河南省)人。少年时以清苦立志,入太学受业,有雅才,举孝廉。汉灵帝中平末拜九江太守,遭乱病卒于行旅中,见《后汉书·服虔传》。服虔尤长《左氏春秋》,《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春秋左氏传解谊》三十一卷、《春秋左氏膏肓释疴》十卷、《春秋汉议驳》二卷、《春秋成长说》九卷、《春秋塞难》九卷。《左传》服注影响很大。据《隋书经籍志》序说,诸儒传左氏传者很多,永平中能为《左传》者,擢高第为讲郎,贾逵、服虔并为训解,至魏时遂行于世。晋时服虔注与杜预注俱立于国学,后来只传服义。到隋时尊杜注,服虔之学才渐渐衰微。又据《经典释文叙录》说,九江太守服虔注解《左氏传》,江左中兴,立《左氏传》杜氏、服氏博士。而在北朝尤其有影响。《北史·儒林传序》说,河北诸儒,能通《春秋》者,并服子慎所注。可见服注在魏晋南北朝深受学者推崇。《春秋左氏传解谊》久佚,马国翰《玉房山房辑佚书》据宋代王应麟所辑《古文春秋左传》所引服说,补其缺漏,厘为四卷。服虔师承何自,已不很清楚,但从佚文可见服氏学之一斑。其注与郑玄、贾逵之说相近,注意对文义的疏通,文字训诂也不乏精义,对《左传》中所涉礼制也注意加以说明。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说,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与服虔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虔对人说已注《左传》意。郑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于是对服虔说:“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这段记载不见于正史,但考服、郑说佚文多合,则《世说新说》所言不为无据。《春秋左氏传解谊》还有黄奭《汉学堂丛书》(《黄氏逸书考》)辑本一卷。

猜你喜欢

  • 续画品

    一卷。又称《后画品录》、《续画品录》。南朝陈姚最撰,其生平不详。姚最值社会动荡之际,由梁入陈。姚最对谢赫之《古画品录》所分品第不满,尤其对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居陆探微之下,颇感不平,而认为顾氏绘画古今

  • 鲛绡记传奇

    二卷。明沈鲸(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沈鲸字涅川,一作涂川,浙江平湖人。生平待考。著有传奇《双珠记》、《鲛绡记》、《青锁记》、《分鞋记》四种。明吕天成《曲品》卷下著录为涅川撰,然又注谓“或云非涅川之

  • 榕城诗话

    三卷。清杭世骏(1696-1773)撰。杭世骏字大宗、号董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其生平详见《续方言》辞目。本书共三卷。前有作者“自序”、汪沅“序”及全祖望的“题词诗”。书中录述杭世骏在闽地的见闻,

  • 方言转注录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生平见“比雅”。是书分《方言》本书转注、《方言》与各书转注两部分。前者从《方言》中选取声韵相通的字,逐字附录《说文》原文,不予考释,亦不说明声韵通转关系。后者从《说文》、《释名

  • 常山贞石志

    二十四卷。清沈涛撰。沈涛,字匏庐,浙江嘉兴人。《常山贞石志》系沈涛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官正定知府时所作。正定古为常山郡,故其书以常山为名。所收录常山石刻,自周至元,共250余种。编书时仿洪适《隶

  • 深衣释例

    三卷。清任大椿(1738-1789)撰。任大椿,字幼植,又字子田,江苏兴化县(今江苏兴化)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恩科举人,三十四年(1769)进士,累官御史,尝充四库编修,尤长名物,著有《经典弁

  • 江南别录

    一卷。宋陈彭年撰。陈彭年(961-1017)、北宋抚州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永年。雍熙时中进士,咸平四年(1001),奏请置谏官、择法吏、简格令、省冗员、行公举。景德初年,以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预修《册

  • 始丰类稿

    十四卷。明徐一夔撰。徐一夔,字大章,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元末曾为建宁路教授,洪武二年(1369)征修《礼书》,书成,授杭州教授,洪武六年(1373)与修《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疾辞之

  • 金石订例

    ①二卷。清郭麐(麟)撰。郭麐(1767-1831),字祥伯,江苏吴江人。有《灵芬馆集》等著作。作者撰本书,意为补潘、王、黄三家之书所未备,为例凡六十四条。光绪十四年(1888)“行素草堂”刻本。本书虽

  • 阙史

    见《唐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