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林

易林

十六卷。汉焦延寿(生卒年不详)撰。焦延寿字赣,梁(今河南商丘)人。初以好学得幸于梁王,学生而为郡吏,察举补为小黄(今河南开封东北)令。曾从孟喜学《易》,授于京房,故其事附于《汉书·京房传》后。又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以为其名赣,字延寿,与史不符。后汉《小黄门谯君碑》称焦延寿之后裔,疑其为谯姓,但史传无不作焦,汉碑本多假借通用,如“欧阳”之作“欧羊”者不一而足。至于旧本《易林》首有费直之语,称王莽建信天水焦延寿,其词盖出于伪托。按治《易》于象数之中别有占候一派,实自焦延寿始。其《易》著除此《易林》外,又有《易林变占》十六卷,并见于《隋书·经籍志》。《易林变占》久佚。此书内容是以一卦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通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各系以辞,皆四言韵语,与《左传》所载的“凤凰于飞,和鸣锵锵”相似。专以卦变、纳甲、飞伏等说讲阴阳灾变、吉凶福祸而不及人事义理。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历代不衰,凡占卦术士皆以此为本。关于《易林》是否真为焦延寿所作,后世人也曾怀疑,如《汉书·艺文志》所载《易》十三家,蓍龟十五家而不及焦氏,《隋书·经籍志》始录于五行家中。清代顾炎武曾说,《易林》疑东汉以后人伪托,焦延寿在宣、昭之世,《左传》尚未立学官,而《易林》引《左传》语甚多,又往往用《汉书》中事,如“彭离济东,迁之上庸”,事在武帝元鼎元年;“长城既立,四夷宾服,交和结好,昭君是福”,事在元帝竟宁元年等等。今人钱钟书先生《管锥篇》对此也多有评论。此书有《汉魏丛书》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等。

猜你喜欢

  • 经书辨疑

    七卷。金长生(1548-1631)撰。金长生字希允,号沙溪,谥号文元,全罗道光山人。朝鲜李朝时期儒学家、文臣。金长生精通礼学,与儿子金集同为当时礼学之大家。被推举入仕途,屡任郡、县、府的地方长官。日本

  • 红雪词

    二卷。《诗余》一卷。清冯云鹏撰。冯云鹏,生平籍里均不详,与袁枚为文字交,约乾隆,嘉庆时人。袁枚八十岁题《红雪词》称“冯君善作短长吟,不在词深在意深。奇艳能惊才士胆,笑啼都入美人心”。今观其词,题材甚窄

  • 传书堂善本书目

    十二卷。清蒋汝藻编。蒋汝藻(1877-1954),字元采,号孟薠,别署乐庵,浙江乌程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乡试举人,宣统中捐资郎中,后经商失败潜心藏书治学,得先世所传二十箧书籍,承父“传书堂”

  • 汉熹平石经残字谱

    一卷。关葆谦撰。葆谦字伯益,开封(今河南开封)人。有《新郑古器图录》二卷,已著录。此书所得汉石经残字共177字,其内容皆不见于诸家著录。葆谦的叙言对这些事实既无说明,而对其中哪一石可考定为属于哪一经,

  • 卦气表

    一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人。道光间举人。著有《七经楼文钞》、《周易郑虞通旨》等书。此书为象数派易学著作。作者认为“卦气乃归藏之法,归藏乃黄帝之历”。而所谓“历象”,即分别为黄帝创制的甲子历

  • 韩氏事迹、方氏事迹

    各一卷。明刘文进撰。刘文进,生卒年未详。《韩氏事迹、方氏事迹》主要记述元末韩林儿、方国珍二家事迹。分年编载,略如纪事本末体例,书中所引吴朴、张时泰、邵相、周德恭诸人的论断,系之各条之下,凡是涉及诏诰、

  • 新修莱芜县志

    十卷。清钟国义、叶方恒纂修。钟国义,山阴人,康熙初年任莱芜县知县。叶方恒字学亭,进士出身,康熙年间任莱芜县知县。康熙初年,钟国义任知县,见莱芜旧志简略疏澜,欲加续纂,事未竟而离任。叶方恒继任知县后,方

  • 酒概

    四卷。明沈沈撰。作者又自称震旦醚民囦囦父,自序中又称褐之父。囦囦、沈沈,名号诡异,无法得知是何人。每卷所署校正者的姓氏,皆称海陵。海陵是刊刻者的姓名。是书主要记载与酒有关之事。一卷三目,分别为酒、名、

  • 余姚县志

    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周炳麟修、邵友濂、孙德祖纂。周炳麟,余姚县知县。此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全书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疆域、山川、城池、公廨、风俗、物产、祥异、水利、田赋、学校

  • 初学艺引

    二十三卷。清李仕学(生卒年不详)撰。李仕学字亨敏,号逊斋,揭阳(今广东揭阳县)人。此书为其初学游艺而作,首篇为《格言》一卷,其余分六引,包括《文引》、《诗引》、《书引》、《画引》、《琴引》、《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