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卷。清王太岳(1722-1785)撰。王太岳,字基平,号芥子。河北定兴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甘肃平庆道、西安督粮道、湖南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四十二年(1777)命在四库全书馆
十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刘逢禄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庄存与的外孙。庄存与治《公羊春秋》,著有《春秋正辞》,兼采众家,而以《公羊传》为主。刘逢禄受庄存与的影响,精通《春秋公羊传》,撰成
①十五卷,清郑之侨纂修。郑之侨,字东里,广东潮阳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五年(1740)任铅山知县。《铅山县志》乾隆八年(1743)刻印。此志舆地志、建置志中,凡旧志讹误之处,皆予订正;户口
清陆继辂(1772-1834)撰。陆继辂,号祁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清代戏曲作家。依靠有官职的亲戚、朋友作幕友为生。著有《洞庭缘》传奇剧本。写洞庭君出宫去征战蚩尤,洞庭君之王妃,因觉宫中寂寞,遂变
二卷。旧题西湖逸士撰,何守法撰音点注。二人仕履,生卒年皆不可考。或谓同为一人,明嘉靖至万历间人。西湖逸士称此书述作之缘由:“余目击时艰,不欲自限于博士业,遂励志武事,间尝亦仿《孙子》之遗旨,出一隙之管
四卷。宋吴澄(详见《易纂言》)撰。《尚书》有古、今文之分。澄此书唯注今文,不及古文。《自序》谓“晋世晚出之书,别见于后”。然除此四卷之外,澄并未释古文一篇。注《尚书》专释今文,自此书始。此书诠解《尚书
十六种。清张履祥(详见《张考夫遗书》)撰。包括《愿学记》一卷,共一百一十九条,都是札记讲学之语。《问目》一卷,共三十八条,都是受业刘宗周时录以就正之词,中载山阴刘先生批者,即宗周。《初学备忘》二卷,都
三十卷。《外集》二卷。《别集》二卷。《诗集》二十卷。《研华馆词》三卷。清罗汝怀(生卒年不详)撰。罗汝怀,字念生,清中叶人,湖南湘潭人。汝怀自少异敏,勤奋力学,宏览多闻,学博而不杂,才多而不流经义,很早
二十种,五十二卷。清荣誉编辑。荣誉字子誉,满州正白旗(今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人,官河南鲁山县知县。荣誉家世有藏书,其人喜读书,为满州好学之士,其他事迹不详。《得月簃丛书》为荣誉官于鲁山时刻于县斋,收
① 四卷。元许谦(1269-1337)撰。许谦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人称白云先生,元代理学家,浙江金华人。受业于金履祥之门,尽得其学精华,曾讲学于东阳(今属浙江),从者千余人。《提要》著录该书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