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元史

新元史

二百五十七卷。近人柯绍忞(1850-1933)撰。绍忞字凤荪,又名蓼园,山东胶州(今胶县)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清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等职。1914年任清史馆总纂,参与修撰《清史稿》。他立志改写元史,从《永乐大典》中摘抄散见的元《经世大典》,后又从陆文端处得洪钧《元史译文证补》,间接吸收西方史料,并利用《元朝秘史》、《元典章》、《蒙兀儿史记》等书,广搜元人文集及元碑拓本,博采诸家成果,使“其书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李思纯《元史学》)经过十多年努力,于1920年撰成此书。次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列此书于“正史”,遂有二十五史之称。该书太祖、太宗本纪较《元史》记载为详,又补立了许多《元史》所缺的列传,特别是南宋遗民,如郑思肖、谢翱、唐钰、王炎午、龚开、汪元量等,以及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和割据一方的军阀,如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方国珍等传。志、表部分补充了不少内容。1924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因此书授与柯绍忞文学博士。此书的缺点是新补史料或考据不注明出处,使人难以利用。原书每卷有考证,刻书时以其分量过多而删去。柯死后,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刊行其遗著,其中有《新元史考证》五十八卷。《新元史》的版本主要有民国初年徐刻本,开明书局《二十五史》本,1988年中国书店影印本。

猜你喜欢

  • 伤寒论集注 附本义

    《伤寒论集注》六卷,《本义》一卷。清张志聪(详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撰。张氏自称于仲景书致力最久,历经十二寒暑,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撰成此书。后又历经数年,虑有未尽之意,复聚同学及门人参正讲求,

  • 宁阳县志

    八卷。清刘兴汉修,程待聘纂。刘兴汉字干帷,山西汾阳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六年(1667)任宁阳知县。邑有宁山,在县北十八里,故得名宁阳。刘兴汉莅任后,检阅旧志,因兵燹之后,仅余残编断简,

  • 三教问答一册

    不分卷。美国人泰西·杜步西(1845-1910)撰。杜步西是美国南长老会教士。1872年来华,先后在杭州、苏州传教。著有《“姑苏”——江苏的省会》(1899)等书。此书是作者宣扬基督教的一部传道之作。

  • 道书类抄

    无卷数。无编辑者姓名。此书前后也没有序言和跋文。其所收录都是从《道藏》中摘取以备观览。《四库提要》称其“非欲勒为成书”。此书今少传本流行。《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 咸宁县志

    ①十二卷,清何廷韬修,王禹锡纂。何廷韬,字毅庵,辽东沈阳(今东北沈阳)人,由官荫官咸宁知县。王禹锡,字耐庵,本县人,任山东长山丞。明顺天时,学博伍福始修县志,纪载凡例皆扼要。万历三十三年(1605),

  • 格致丛书

    无卷数。明胡文焕(生卒年详)编。胡文焕字德甫,号全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会文堂琴谱》、《古器具名》等。书名取自《大学》之“格物致知”。本书所收均为古今考证名物专著,包括名物、训诂、文学、艺术

  • 湖南财政说明书

    二十四卷。清湖南清理财政局编。首载《详抚院咨送湖南全省财政说明书》文。下为例言及财政丁漕盐务各论说、平量比较表、各属解兑藩粮库款随解各费表,其卷一至卷十为入款,分为田赋类、漕粮类、租课类、盐课税厘类、

  • 尚书运期授

    ① 一卷。明孙珏录,共有四条。第一条“白帝之治六十四世,其亡也,枉矢射参”,见于《太平御览》;第四条“房四表之道”,见于《史记索隐》,均较为可信。只是第二条“黑帝亡,二日并出”,《太平御览》所引作《尚

  • 白石道人歌曲

    四卷。《别集》一卷。宋姜夔(1163-1203)撰。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其生平详见《绛帖平》(辞目)。是集共四卷,均为其乐府词。姜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重。词亦

  • 愚一录易说订

    二卷。清郑献甫原著。杭辛斋疏订。郑献甫,字小谷,象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刑部主事。郑氏原书名为《愚一录易说》。书中对周易不章解句释,而是举一义而贯穿全线,对字义不明、前后矛盾之处皆加以订正,列举鸿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