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敏求机要

敏求机要

十六卷。旧本题月梧刘实(生卒年不详)撰。凤梧刘茂实注。撰者姓与名即“刘”与“实”之间,原书空一字。疑刘实与刘茂实似为兄弟,本以实字连名,旧本也许因年久模糊,其字不清楚,传写者未辨,因于姓名之间空一字。书前有自序,不著时代。考书中历代帝王条,称宋自庚申至丙子三百一十七年止。不数昰昺二王。似为元人所作。书中又往往称“大宋”。则宋遗民也。其书以历代故实编为歌括,便于记诵。卷一、二、三为历代帝王,卷四、五为历代圣贤群辅,卷六为称号相同,卷七为经书,卷八为诸子,卷九为史书,卷十为天文、律吕、节候,卷十一为地理、山泽,卷十二为官制沿革,卷十三为文武制度法禁,卷十四为纲常、德行、道艺,卷十五为人品、身体,卷十六为物产、服食、器用。为乡塾课蒙之本。其书考证颇不苟。如五德之运篇中,称张仓水德说不主土德,贾谊尝推明公孙臣引黄龙见,从此汉运以土更,汉末方申火德说,赤伏符谶不虚设。东汉火德开中兴,蜀虽正统竟微绝云云。于王莽、刘歆始以汉为火德之事,考之最明。而《通鉴》却误载淖方成语于成帝时即言火德之事。这就是本书的长处。

猜你喜欢

  • 日讲易经解义

    十八卷。清牛钮等奉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3)制序刊行。康熙于《易》喜朱熹之学,于是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体,参择诸家之说足以阐发《本义》者撰为此书,以为经筵讲读之用。其大旨在即阴阳往来刚柔进退,明

  • 晋草

    九卷。《楚草》十二卷。《家草》七卷。明郭子章撰。郭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衣生,江西泰和人。详见《粤草》条目。(已著录)是书以《晋草》、《楚草》、《家草》合为一编。《晋草》共九卷,乃其于万历二十一

  • 四书益智录

    二十卷。清桂含章撰。桂含章字鉴亭,号坤三,安徽石棣(今安徽太平)人。是编有近乎讲章者,有类似语录者。大抵近乎讲章者,流于浅陋;类似语录者,陷于玄虚。其《论语》“曾子吾日三省”章,引外国人利玛窦说,谓“

  • 东西两晋演义

    十二卷。题“武林夷白主人重修,泰和堂主人参订”。夷白主人为杨尔曾(详见《东西两晋志传》)号,则该书作者为杨尔曾。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据推测,似是《东西两晋志传》一书修订而成。与《志传》相比,该书将其分条

  • 老圆

    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代文学家,考据学家,戏曲家。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提学使。著有《茶香室丛抄》、《续抄》、《小浮梅闲话》。其对小说、戏曲演变与

  • 福寿阳秋

    无卷数。清魏博(生卒年不详)编。魏博字约之,江宁(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的著述虽然是杂家之作,但内容比较新颖,有特点。《福寿阳秋》是魏博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采取前人格言编成,共分五集,首集为劝善篇,第

  • 禹贡指掌

    一卷。清关涵撰。本书在孔颖达疏和蔡沈集传之外,还兼采吴棫、吕祖谦、黄度、林之奇、陈经、胡士行、陈大猷、金履祥、吴澄、陈砾、董鼎、薛季宣、黄镇成、陈师凯、傅寅、程大昌诸家之说,以及其他一些有关记载,互相

  • 陶靖节年谱

    ①一卷。宋吴仁杰撰。仁杰字斗南,洛阳人。淳熙进士,历罗田令、国子学。录有《古周易》、《洪范辨图》、《汉书刊误补遗》等书。此谱考证多有精当之处。如陶诗《示庞主簿邓冶中》中“始室丧其偏”句,据《礼》“三十

  • 昆林小品

    三卷。《昆林外集》。清魏裔介(1616-1686)撰。魏裔介字贞白,一字昆林,号石生,又号贞庵。柏乡(今属河北)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任工部给事中、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等。卒谥文

  • 乐经元义

    八卷。明刘濂撰。刘濂有《易象解》已著录。该书第一卷为《律吕篇》,以后依次是《八音篇》、《万舞篇》、《古诗音调篇》、《微言篇》。其论律吕,专驳《乐记》和《周礼·大司乐》;其论音调,认为《诗经》三百篇中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