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捃古录

捃古录

二十卷。清吴式芬撰。吴式芬(1796-1856),字子苾,号诵孙。山东海丰(今无棣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详见《捃古录金文》。他就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补其未备,删其讹复,增商周秦汉以来吉金,编撰成此书,是清代金石目录书中收录资料最多的一种。书前后无序跋,分二十卷为二十册。前三册为三代金石目录,第四册为秦至两汉金石目录,第五册为魏蜀吴晋成后赵前秦金石目录,第六册为宋齐梁陈后魏西魏东魏后周隋金石目录,第七册为唐武德至天祐金石目录,第十册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南唐北汉荆南汉楚闽吴越蜀后蜀南诏金石目录,第十一至十三册为北宋建隆至靖康金石目录,第十四、十五册为南宋建炎至德祐金石目录,第十六册为辽西夏金伪齐金石目录,第十七至二十册为元中统至至元伪周金石目录。前三册金类据《捃古录金文》录入,以字数之多少为先后次序;石类则以年代之先后为次,附于金文之后。第四册以下则金石两类相并,以年代先后为次第;无年月可考者,则视其书体属于何代,即为一类,附于各代之末。所列各目,金类则据王复斋以下各家藏器藏拓,及其所藏所见,悉行录入;石类则根据各家著录,及其所藏所见,悉行录入。全书所收目录,计金类一千七百八十一种,石类一万五千二百三十种,砖瓦类一千一百零五种,木类六种,玉类四种,磁类二种,总共一万八千一百二十八种。各目之下,金类则悉录原文,不能识之镜铭则从缺;两汉以下,并分别记其书体。石类,砖瓦之属悉录全文;石刻则详记其书体、年月及其题额书体、碑阴诸刻,并均注明属于某地,藏于某人。凡据摹本列入者,亦注明从某书或某人的摹本。在他以前有误释误记者,他则加以考证和订正。吴氏以前各家,凡撰写金石目录之书,均未有如此详备者。其成书年月,未经叙及;刊书年月也未注明。因而不知书中所列之目,其所藏或所见,迄于何时为止。但根据推测,本书约成于咸丰三年(1852)以后,同治十三年(1874)以前。

猜你喜欢

  • 周易剩义

    ①二卷。清童能灵撰。童能灵字龙俦,号寒泉,连江人。雍正中贡生。其论易专主河图,以明象数之学。虽然曼衍纵横,旁推曲阐,也都有一说可通,但他说“得作易之本旨”则未必然。《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四卷。清

  • 史记志疑

    三十六卷。清梁玉绳撰。梁玉绳,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是大学士梁诗正的孙子,梁同书的儿子。《志疑》首载钱大昕元序说,“自少孙补缀,正文渐淆。……而梁玉绳生于名门,世传家学,专精毕力,参班荀,考同异,凡

  • 纪慎斋行述

    不分卷。清纪运鸾编。运鸾生卒年及事迹末详。此书记其祖纪大奎事迹。大奎字慎斋,江西临川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历任山东商河、馆陶、四川什邡、合州等县知县。书中记其历官政绩,以其在什邡最久,所

  • 碧里杂存

    一卷。明董谷撰。董谷,字顾甫,海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安义、汉阳二县知县。为人为政廉静不苛。自号碧里山樵,又曰汉阳归叟。著有《续澉浦志》等。《碧里杂存》是杂纪琐闻的笔记小说,写的多是齐东方面的事。节中

  • 画学丛书

    十四种二十八卷。清叶宗娱编。叶宗娱字介福,成都(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原不著编者姓名,而该汇编所收书清张庚撰《国朝画征录》,标“成都叶宗娱介福重校”,清姜绍书辑《无声诗史》题锦江叶

  • 五经辨讹

    五卷。清吕治平(生卒年不详)撰。号愚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顺治中岁贡生,官德清县教谕。此书考论五经疑义,皆就坊本有传写之讹及注释之讹者,一一辨驳其是非,至于经文之旨,并不见阐发,不过为科举作文之用

  • 寿张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刘文煃修,王守谦纂。刘文煃字星伯,黔南人,举人出身,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寿张知县。王守谦字子约,江苏淮安人,举人出身,曾任江西雩都知县。刘文煃掌寿张后,见康熙旧志距当时已百数十年

  • 四书解疑

    二十卷。清黄梅峰撰。黄梅峰字一泉,浙江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是书原名为“摘疑”,邵晋涵改为“解疑”。书首有邵晋涵、徐坤二序,又有梅峰自序及例言,后有自跋,书为诏初学起见,用问答体。例言谓“观此书者,每

  • 剿说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卍斋璅录》)撰。“剿说”二字是因袭套用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即剿说,根据此意,李调元专著此书,命书名为《剿说》,对剿说的语言文字之书及其它杂类之书,详加考证。在自序中指出:立

  • 读易韵考

    七卷。明张献翼撰。献翼字幼举,一字幼于,号百花山人;后更名敉。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嘉靖中国子监生,曾为官,后弃官专攻《易》学。尚著《周易纪闻》、《学易标闻》等。此书取《周易》之王肃、李轨、徐邈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