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戴静斋遗书二种

戴静斋遗书二种

二卷。清戴清(1762-1827)撰。戴清字静斋,先世为休宁(今安徽芜湖)人,后迁居江苏仪征。戴清天资异常聪慧。他少时读《国语》,便沉溺书中,如痴如醉。一生对地理之学研究颇深,于山川形势,州郡沿革,了如指掌。著有《四书典故考辨》十二卷。汉代经学家说经,喜欢引用历史典故进行解说,而宋代经学家认为用典故说经,容易使内容空乏,便视之为粗劣之举,是不可循之法。戴清则兼用汉、宋经学家之法,运用历史事实和先儒注疏说经,效果特佳。戴清认为《四书》中地名引用沿袭之误常有发生,便搜集史书地理志及地学典籍,注疏考校《四书》地名,纠证其错误,考证确凿有据,令人信服。如孔子从鲁国出发,到达过卫国,从宋国出发到陈。孟子从邹出发,到梁,从齐国出发到滕。以及鲁太师挚逃齐,二饭乐师干逃楚,三饭乐师缭逃蔡,四饭乐师缺逃秦,所到之处,一一作了详细考证,并与今名进行比照。校证了朱熹《集注》中的错误。又著《群经释地》十卷。此书是在阎若璩《四书释地》的基础上扩充而成。其分卷按书划分,即《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穀梁》、《公羊》、《尔雅》、《论语》、《孟子》各一卷,其他诸经的考释则附于后。戴氏同乡刘文淇对二书推崇倍至,并对其注释作了补充,然后编为两卷,刊刻行世。戴清还著有《双柑草堂古今体诗》八卷、《古文》二卷、《骈体文》二卷、《经史管见》四卷,《史汇》、《说苑》、《新序》正误各一卷,《辨韵》三卷,《太氏兵法集证》二卷。上述著作均散佚不传。刊行于世仅有《戴静斋遗书二种》。其目录:清戴清撰《四书典故考辨》一卷、《群经释地》一卷。有清道光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西溪集

    十卷。宋沈遘(1025-1067)撰。沈遘,字文通,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知杭州、开封府,官至翰林学士。沈遘与弟沈辽,叔沈括俱有文名,称为“三沈”。他以文学致身,而吏事精敏

  • 子史精华

    一百六十卷。清张廷玉(详见《骈字类编》)、蒋廷锡、张照等四十余人,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编撰而成。康熙六十年受敕始修,雍正五年完成。清世宗御定颁行。经、史、子、集四库之中,子、史二部最为浩博,也最为芜杂

  • 静观堂墨刻

    四卷。清赵继元书。赵继元字梓芳,号养斋。此帖临苏书一卷、米书一卷、赵书二卷。其书学赵孟頫,而结字皆长体,一味圆熟,笔法少变化。赵继元虽也临苏东坡,临米南宫,但都与临赵孟頫一样。其临苏书作题跋说,坡公《

  • 畴人传三编

    七卷。清诸可宝(生卒年不详)撰。可宝字璞斋,一字迟鞠,浙江钱塘人,同治举人,官至昆山知县。该书继阮元《畴人传》、罗士琳《续畴人传》,复辑三编,共得五十三人,附录多人,包括西方、日本学者在内。现有《南菁

  • 遂生集

    十二卷。清王晫(1636-?)撰。王晫字丹麓,号木庵、松溪子,浙江仁和(今浙江衢县)人。顺治间诸生,少时得喉疾,废弃举业,居家读书。康熙十七年诏求博学隐逸之士,京师人多推荐,王晫不应,杜门读书,喜爱诗

  • 温江县志

    ①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徐文贲等纂修。徐文贲,字十樵,邑人,拔贡。考温江县志,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王瑚曾纂修,五十八年(1719)鲁应才再修,乾隆十六年(1751)县令冯中存重加补纂,然为书仅四

  • 诚斋传奇

    二十六种。明朱有燉(1379-1439)撰。有燉号诚斋,又号全阳子、老狂生、锦窠老人等。明代著名戏曲作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周王朱橚长子,洪熙元年(1425)嗣封周王,死后谥为宪王,世称周宪王。有

  • 良吏述

    一卷。清彭绍升(详见《儒行述》)撰。自序谓:“读《汉书》至文翁朱邑之事,心慕之。既长,往来齐燕吴越之间,问民所疾苦。居间既久,考旧闻作《良吏述》,始自骆钟麟之却漕金,至李大本之散苗田。”认为自三代以来

  • 镜花亭

    清廖燕撰。生平见《醉画图》条。此剧为《柴舟别集》其中之一种。此剧情境纯属虚构,叙述作者自身感受。此剧主人公为作者本人,去游览水月村,在村中遇一老道人,将作者引入家中与其谈论诗文,其女文倩并将所作诗请作

  • 御龙子集

    七十七卷。明范守己(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范守己,字介儒,洧川(今河南长葛县境内)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按察司佥事。著有《郢垩集》、《肃皇外史》。此书以集为名,实则兼收其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