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戒庵文集

戒庵文集

二十卷。明靳贵(1464-1520)撰。靳贵,字充遂(一作充道),号戒庵,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编修,历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著有《戒庵文集》。是编为靳贵诗文集,系明蔡羽所编。集中卷一录其《廷试策》一道,卷二为《经筵讲章》六节,卷三、四为疏十六篇,卷五为书札五通,卷六至九为序六十篇,卷十一为记十二篇,卷十二赞二篇、祭文三十五篇,卷十三至十七为墓志铭、表、神道碑文等,计五十八篇,卷十八为传、杂文共七篇,卷十九、二十为五、七言绝句、律诗七十三首,七言古诗二十首。集末有民国间柳诒徵跋语。据靳贵墓志称“公生平力学不懈,学必以濂、洛为宗,为文体经术,号为博雅”。然观集中诗文,则多为应酬之作,平俗无奇。所为凡疏、札、记、序、赞、祭文、墓志等文字二百余篇,皆因其身为宰辅,时人趋名求文,故难有佳章。其各体诗作近百首,无非赠别、寄怀、抒怀、唱和、题画之类,未见惊人之笔。其集罕传于世,因柳诒徵念及同乡之谊而遍寻数载始得全本,其诗文名则于此可见一斑。此集今有明嘉靖间刻本传世,现藏北京图书馆。又有柳氏民国二十五年(1936)陶风楼影印明刻本传世。

猜你喜欢

  • 亭林文集

    六卷。《余集》一卷。清顾炎武(1613-1681)撰。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居亭林镇,号亭林。江苏省昆山人。明诸生,性耿介绝俗。“国朝称学有根柢者,以顾炎武为最”(《亭林文集》序)。顾炎武曾周览名山大

  • 英夷入粤纪略

    二卷。未著撰人。书约成于道光二十四年-二十五年(1844-1845年),记事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赴粤禁烟,止于二十四年(1844年)耆英到粤办理善后,主要内容记载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一年(

  • 仪郑堂骈俪文

    三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孔广森,曲阜(今属山东省)人。字众仲,一字撝约,号轩。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曾官检讨。以孔子六十八代孙,袭封衍圣公。少曾受业于戴震、姚鼐,专攻经史小学,

  • 拟山园帖

    十卷。清王无咎(生卒年不详)辑。王无咎,字藉茅,清代大书家王铎次子。该帖刻于顺治辛卯(1651),成于己亥(1659)。帖中皆为王铎一人书迹,临古与自书相间,大小真草俱存。王铎于明入清,至大学士,由于

  • 韩诗外传校注

    十卷。附《拾遗》一卷。汉韩婴撰,清周廷案校。周廷案,安徽绩溪人,乾隆年间优贡生。该书前有周廷寀的老师胡赓善所作序言,并收录了《汉书·韩婴传》。周廷案校注《韩诗外传》时,参阅了许多典籍,但与同时代的赵怀

  • 螺江日记

    八卷。清张文梵(详见《大学偶言》)撰。是编杂记经史,提解疑义。文梵师出毛奇龄,《尚书》笃信古文,《大学》遵用古本,皆守奇龄之说。论述广博,能言善考,但也往往存在失证之处。如论汉武帝元狩年间造银锡称白金

  • 珠泉草庐文录

    一卷。廖树蘅(生卒年未详)撰。、事迹见《珠宗草庐诗钞》。此其文集,文颇平实,无轻佻环薄之习,是其所长。惟于文律不甚讲求,故语句颇有疵漏。如《游衡山记》云:“汉唐勋戚多陪陵,高冢祁连,与国无极。”按:祁

  • 开封府志

    三十四卷,明宋伯华修,朱睦挈、曹金纂。宋伯华,字鉴弦,山东益都(今寿光县)人,开封府知府。朱、曹两人《明史》皆有传。《开封府志》明万历十三年(1585)刻印。国内仅北京图书馆有残本十卷,其内容是:卷前

  • 寿阳县志

    ①八卷。清吴祚昌纂修。吴祚昌字泰毓,江苏淮阴人,康熙初年任寿阳县知县。寿阳县志自明万历时,一增修之,直至康熙十一年(1672),祚昌始重辑纂。《寿阳县志》康熙十一年刻本。此编上自明万历、下迄康熙十一年

  • 读毛诗日记

    ①不分卷。清钱人龙撰。人龙字友夔,江苏吴县人。肄业于学古堂。学古堂乃光绪初年所建。贵筑人黄体芳居官苏州时,有感于当时一般读书人得书、读书之难,于是聚书六万余卷,置于苏州正谊书院内,名之曰学古堂,招有志